近日,大霧迷蒙,車進麗水市慶元縣龍溪,行至轉水。不到4個月時間,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開展結對幫扶以來第6次來到轉水村。
“山不轉那水在轉,水不轉那云在轉,云不轉那風在轉,風不轉那心也轉。”轉水村的龍溪鄉浙閩茶葉合作社里,社長、魚富茶廠負責人吳遠富以及合作社代表們翹首以盼。遠遠的,這首歌好像回響在眾人耳旁。
龍溪鄉浙閩茶葉合作社由中茶所幫扶成立,不久前由中茶所楊亞軍所長揭牌。
剛下車,此次帶隊的魯成銀副所長就著急想看看剛試驗炒制出的明前春茶。眾人來到合作社里,魯成銀將茶葉從密封的袋子里倒出一些,一抖一篩,“這個茶葉好,潤黃透亮!”
聽到此話,合作社里負責炒制的師傅吳傳燦松了一口氣。但即將面對茶葉感官審評,霎時,他的心里又緊張起來。
中茶所種植中心*農藝師郭華偉取出兩份茶葉感官審評表、特制茶葉審評專用杯具放在桌上。
兩包茶葉被倒置不同盒中。“樣品1號,外形扁平光直,嫩、綠、潤,94分。”“樣品2號,外形扁平,色綠潤,92分。”對著天光,魯成銀仔細比對。
魯成銀燙過杯具,擇出幾葉放置杯中,溫水過5分鐘,將茶湯倒出,兩組對比。接著,將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一一打分,按照不同權重,算出總成績。“1號樣品,93.95分;2號,92.9分。”
看到成績,魯成銀說:“吳傳燦不簡單,炒的茶葉品質已經能和中茶所全國茶葉加工專家鄧余良相比了。”
站在一旁的吳遠富清楚,在合作社里,擺放著中茶所購買的6臺全自動茶機械加工設備,幫扶以來,他們還*提供了技術和資金,才得來如今的成績。
“目前,采茶還面臨技術困難,‘一芽一葉’對采茶工來說采摘量少,收貨價格也不高。”轉水村黨支部書記吳傳錫插話道。
誠如他所言,當下,轉水村在村人口22人,老年人占比9成,以往大家都是種茶葉向茶商賣茶青,合一塊大概1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靠投資水電站股份分紅達12萬元,面臨幫扶目標“村集體經濟穩定發展機制初步建立,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村內有勞動力的低收入農戶年人均收入水平達到18000元以上”任重而道遠。
“我們這次還帶來了一個人,他既是10位‘2019浙江省龍井茶炒制能手’之一,又是紹興新昌群星茶葉公司來對接產銷的師傅。”魯成銀向大家介紹。
盛偉永這次來承擔的是兩個角色,他說,這段時間是任何一家制茶公司的黃金時期,但公司還是派他來到轉水,這是對轉水茶葉原料品質的信賴和對中茶所結對幫扶的支持。
接下來幾天,他會在轉水、魚川等茶園指導春茶生產,同時,也會在夏秋采摘季常住培訓當地茶農。
話音剛落,副縣長吳小軍帶頭鼓掌,他說:“聽到這番話非常感動以及感謝,今天我喝到的是一杯鮮醇、甘爽的‘幫扶茶’。”
中茶所結對幫扶對龍溪來說是*的資源。吳小軍表示,“希望龍溪把握機會,提高轉水、龍溪茶葉生產水平,對全縣茶產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縣里將全力支持產業發展,助推農業、科技項目對接……”
對轉水以及龍溪來說,綠水繞著青山轉,“一片葉子”就能讓更多人脫貧,而這滿目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當天,龍溪鄉浙閩茶葉合作社宣布開工,清揚的旋律縈繞在轉水人心中。
魯成銀捧著茶杯說,“我對這杯茶信心十足。但首先我們要搞出效益,讓老百姓看到實惠,讓他們感興趣,并且愿意來種茶,這樣我們送茶苗給他們,才能真正實現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百姓致富、村集體經濟收入提高。”
對轉水來說,中茶所的扶貧接地氣,是用真心、真情來幫扶,吳傳錫邊聽邊記錄。魯成銀繼續說,他希望今年能做1000斤春茶,定價300—500每斤,預計達到30萬產值。待產生效益之后再以農技項目、科技項目配套和茶園廠房改造等項目結合,做大做強茶產業……
桌上的這杯“幫扶茶”,大家聞了又聞。
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再長的路程也能繞過那道彎,也能繞過那道彎……”在轉水路邊的茶田里,龍溪鄉黨委書記朱美良摘了一片葉尖,塞進嘴里,仔細咀嚼著,“這滋味,鮮醇、甘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