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里上班有4個月了,家門口做事,再也不用到外面去奔波了。底薪1800元,計件工資多勞多得,每天9點上班,顧家掙錢兩不誤。”3月26日,在村口扶貧“微車間”里,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獨坡鎮坎寨村貧困戶吳元連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微車間”又叫小型生產加工車間,是近年來通道縣較為流行的企業生產模式。車間一般能容納10到30名工人同時開展生產作業。
“之前我在浙江是做電子元件加工的,規模*時招有200多名工人,前年看到縣里的‘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政策,就有把企業‘搬回’老家的想法。如今我已經回鄉創辦了3個扶貧小車間,在車間里務工的貧困戶就達40多人。” 獨坡鎮坎寨村返鄉創業青年楊博均高興地介紹。他的主業務還在外地,產品加工卻轉移到家鄉,盡管物流費用有所增加,但與沿海高昂的房租、稅收、人工成本相抵,還是很值得的,他計劃今年還要擴大規模,再新建兩個微型車間。
近年來,通道積極優化營商環境,主打親情牌,扎實做好“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創業工作,吸引老鄉返鄉創辦小微型扶貧車間,讓農民工在“家門口”就能上崗再就業,僅2018年,全縣各類微型車間就直接帶動了貧困戶576人實現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