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氣溫不斷回升,小麥進入返青快速生長階段,為確保今年糧食豐產,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緊抓有利時機及早著手,將春灌作為近期農業生產的重點,掀起春季麥田管理工作新高潮。
針對去冬以來雨雪少、麥田干旱情況,墾利街道提前部署,早安排,早宣傳、早發動、早動手,積極動員廣大干部群眾迅速行動起來,克服“等、靠”思想,由水利站負責,高定標準、狠抓落實,積極開展春灌工作,為確保春耕適時播種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年墾利街道灌溉總面積達13.15萬畝,同比增長4.25萬畝,增長灌溉面積達32.3%,自進入3月份以來,為提高灌溉效益,墾利街道嚴格執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的用水制度,并以“確保春耕春種、糧食豐產”為目標,加強巡查力度,杜絕大水漫灌和跑水、漏水等現象。同時,在紅旗灘片區管灌現場,水利站工作人員積極為農民提供春灌抗旱技術指導等服務,切實提高了春灌效果。
為了讓村民及時灌溉好土地,保證農業生態效益,街道水利站所有人員和村干部一道,組成春灌技術指導小組,深入田間地頭,聆聽群眾心聲,開展流動服務,將監督巡查工作做細,將春灌工作做實,力爭于4月底完成13.15萬畝耕地的灌溉工作。并積極組織開展引水渠道清淤和提水泵站等設施維修,確保渠道暢通、泵站設施啟閉靈活、用油用電供給順利。
眼下,正值農業生產春耕備播的關鍵時期,墾利街道相關農業部門組織成立了農業科技服務隊伍,針對目前小麥苗情特點,增強農業布控網點數據收集,及時發布病蟲害預測預報,指導農民及時用藥、安全用藥,減少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通過發放資料、現場解答、田間指導,傳授春季大棚蔬菜種植、田間管理、科學灌溉、配方施肥等技術,為春耕備播生產送去了及時雨。
近年來,墾利區一方面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結合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等工程建設,加強園區排灌設施、道路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園區道路暢通、排灌方便、用電便捷,著力改善和提升園區生產條件和防災減災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改善農業設施裝備,對新建或正在擴建發展的農業園區,采用設施化種養模式,逐步提高設施農業在高效農業中的比重,堅決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同時,大力推廣噴滴灌、溫濕調控、先進農機具等設施的應用,逐步提高農業生產的標準化、現代化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