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份,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環比下降5.7%,同比下降12.6%;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3.6%,同比降幅達14.8%。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認為,1月份的數據反映出三個重要信息:
*,基礎產能在持續減少。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從2018年9月到2019年1月,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在逐月減少,月度環比下降幅度分別是0.3%、1.2%、1.3%、2.3%和3.6%。
第二,降幅越來越大。從2018年9月到2019年1月,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分別下降4.8%、5.9%、6.9%、8.3%和14.8%,幅度越來越大,接近近十年*降幅15.6%。從各地反映情況看,降幅還將進一步擴大。
第三,后期市場供應明顯偏緊。能繁母豬存欄同比降幅遠超5%的預警值,意味著后期市場供應會偏緊。據測算,如果不考慮消費需求變化因素,就目前的產能降幅分析,年內豬價高峰時同比漲幅很可能會超過80%。
生豬基礎產能持續下降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持續,養豬場戶擔心疫情不敢補欄。
第二,調運監管措施影響了正常的流通秩序,部分地區生豬銷售不暢,養殖場戶不愿補欄。
第三,一些養殖場戶出現虧損,資金鏈緊張,被迫減量空欄。
面對當前形勢,養殖場戶要如何做呢?我們建議:
一是要升級防護措施,切實做好自身生物安全,力爭做到封閉養殖,保證養殖環境不受外界影響。
二是保護好基礎產能,產能就是資源,只有手里有豬,才能趕上下半年的好行情。
三是在做好疫病防控前提下,調整豬群結構,適當增加補欄,增強下半年盈利能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