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時節,金山嘉興在長三角腹地攜手播種下一體化鄉村振興的“種子”。3月25日,金山嘉興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全面啟動,位于滬浙毗鄰地區的金山廊下、呂巷、張堰與嘉興廣陳、新倉五鎮“抱團建群”,這片面積總計255平方公里的田野將共同組成探索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的“試驗田”,推動毗鄰地區農業協同發展由單座“盆景”向整體“風景”轉變。
首批推進的20個合作項目“干貨滿滿”,涵蓋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等“五個振興”,總投資56億余元。
“我們希望通過做出田園五鎮先行區這個‘棋眼’,做活長三角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一盤棋’。先行區建設不是五鎮簡單疊加,而是文化、資源、產業、空間、政策等多層次、多維度的錯位發展、互補發展。”金山區委書記趙衛星表示,金山嘉興兩地將在先行區內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和制度成果,逐步放大“田園五鎮”的整體優勢和溢出效應,*終實現體制機制上的優勢聚合、產業功能上的優勢互補、政策措施上的優勢疊加。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則為先行區建設描繪了一張頗具詩意的藍圖:“希望兩地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里,共同奏響新時代的田園牧歌、復興升級版的農耕文明、建設*的詩畫江南,打造高質量的‘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
攜手做強農村產業“硬核”
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產業振興是“硬核”。翻開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不難發現產業協同發展是“排頭兵”,三產融合又是“先鋒官”。一橋相牽的廊下鎮山塘村和廣陳鎮山塘村人緣相近、地緣相親。兩地將共同打造“明月山塘”項目,通過開展小集鎮整體改造提升項目等,目標打造4A級景區。目前,“明月山塘”景區的規劃和建設進展有序,已基本完成集鎮區域的風貌改造、濱河兩側的景觀帶修建,一條穿梭于南北山塘的300米老街也將引進更多業態,以美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文化為亮點,吸引游客前來體驗山塘民俗文化魅力。
與此同時,廊下鎮旅居頤養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計劃投資約30億元,將在廊下鎮打造以旅居頤養為主題,集旅游、休閑、度假、養老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位于廊下郊野公園核心區,即將于今年6月啟動施工,占地面積約621畝,計劃開發建設養生公寓、旅居公寓、商業配套、健康會所、服務中心、培訓中心、研發中心等。還將通過發行家庭健康頤養系列信托產品方式,推出金融與旅居頤養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搭建國際高端旅居頤養平臺。
金山嘉興還將苦修農業“內功”,共同做精做強現代農業,其中包括在廣陳鎮建設國際新品種植物研究院及產業化項目,以及在新倉鎮打造愛娥規模化智能蔬菜生態園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一家自主研發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植物工廠。
打造農業創新“策源地”
鄉村振興,人才是核心驅動力。當天,兩地共同打造的“長三角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研究中心”和“鄉村振興農創學院”一并亮相。活動現場,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阮青等為中心和學院揭牌。
據悉,中心和學院致力于對外輻射金山嘉興現代農業發展的成熟經驗,并為全國各地的農業條線干部和農業“創客”提供一站式培訓服務,培養更多熱愛農村、喜愛農業、扎根農村的創業青年。同時,廊下鎮、廣陳鎮與浙江大學等單位將共同舉辦首屆長三角鄉村振興山塘論壇,邀請有關部委領導、專家出席,發表一系列鄉村振興領域的理論成果。
與此同時,文化振興方面,金嘉兩地提出在今年年內建成金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中心,多形態集中展示金山嘉興的非遺項目;生態振興方面,兩地將共同推進區域內河道水質提升,并在新倉鎮建成鹽船河和放港河綠道,通過綠道系統與金山河道交界處串聯貫通;組織振興方面,兩地將共推“鋒彩田園”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行動……
打通體制機制“斷頭路”
過往在一體化發展實踐中,各地不同的體制機制往往無法銜接,金山嘉興如何打通體制機制“斷頭路”,架設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快車道”“立交橋”?在當天舉行的先行區建設啟動儀式上,金山嘉興五鎮簽署《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五鎮聯盟共建協議》,明確田園五鎮共同組成“五鎮聯盟”,以“聯盟”激發五鎮共襄“鄉村振興”盛舉的內生動力,并成立“田園五鎮”鄉鎮振興先行區聯盟聯席會議機制,以鎮為前臺,市(區)為后臺,負責先行區建設過程中統籌基礎設施配套、重大事項協調、政策支持等工作,每年至少召開2次聯席會議,同時建立日常聯絡機構,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對接聯絡制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