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豆油價格出現了較大的下滑,至今已從*點滑落300元/噸以上。
自春節消費高峰之后,國內豆油庫存再次進入了上漲通道,豆油價格也開始隨之走弱。
月初在菜油價格的拉高之下,豆油有過一小波的追漲,隨著加拿大菜籽、菜油進口限制炒作的轉弱,豆油價格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原定于3月27日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調整為3月底至4月初的兩輪貿易談判,意味著中國對美附加關稅的取消將進一步延后。
雖然在中國取消對美進口大豆附加關稅之前,國內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仍將較為有限,但是目前正值南美大豆收獲的季節,未來一段時間從巴西進口的大豆將源源不斷地抵達國內。
目前根據市場消息統計,4月大豆到港量將達到830萬噸,5、6月份月均將超過900萬噸。而另一方面,國內豆粕庫存不斷下滑,從年初高點120萬噸至今已經減少約50%,庫存的減少使得4月油廠開機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停緩,這意味著豆油庫存可能將進一步累高。近期棕櫚油的價格已經接近歷史低點,加拿大菜籽價格的下滑也會影響全球菜油價格,從而使國內油脂可以選擇品種和區域上的替代,對豆油而言并不能帶來價格上的有效提升。
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來看,豆油今年似乎都不會出現潛在的交易機會,仍將在底部徘徊。本月底美國農業部將公布年度美國農產品種植面積預期報告,其中大豆種植面積的調整將對國內豆油和豆粕價格帶來較大影響。此前美國展望論壇上農業部將大豆種植面積下調為8500萬英畝,較上一年度減少420萬英畝。通常來講每年3月美國農業部的種植面積預期報告都會調整這一數值,并且更接近*終結果,因此該份報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雖然市場有部分觀點認為美豆種植面積可能會高于美國農業部此前的預測,但是一方面中美貿易協議遲遲未能簽訂,這可能會打擊美國農民本年度種植大豆的信心,因為今年將不再有大豆種植補貼,而此前很多農民都虧損嚴重;另一方面,我們判斷每年美國農民大豆種植面積的重要指標是美豆11月合約和玉米12月合約的比價,在今年2月份時這一比值僅有不到2.4的水平,而去年和前年均接近2.6的水平,如果大豆、玉米比價不能超過2.4一線,則當年美國農民種植作物的分配將傾向于玉米。
與此同時,市場消息稱中美貿易協議達成后,中國將可能從美國大量進口玉米,由于中國政府近年來推動玉米改種大豆的方針,以及燃料乙醇E10方案在全國的推廣,國內對玉米供需結構的調整使得中國增加美國進口玉米的需求可能成為現實,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美國擴大玉米種植面積。
總而言之,本年度豆油價格難以出現幅度較大的上漲行情,大概率將保持在低位震蕩。除非本年度美豆種植面積出現較大的減幅,在全球大豆供應減少的情況下,國內豆油價格才能出現較為有力的上漲,因此本月底的美國農業部種植面積預期報告極為重要,在報告公布之前,應該盡量避免豆油相關交易,以規避意外的發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