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正值草莓上市的季節,然而各地的草莓大棚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景象:有的人聲鼎沸,采摘者絡繹不絕;有的門前冷落鞍馬稀,采摘者寥寥無幾。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局面?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種植戶和農業專家。
從春節前開始,昌樂縣五圖街道響水崖子村西的草莓大棚里,每到節假日,里面都人氣爆滿。
近日,一位游客告訴記者:“雖然賣50元一斤,但這里的草莓香味獨特,非常好吃。這不,又帶著親友來啦。”他摘的是一種名叫“桃熏”的草莓新品種,它與常見的草莓不同,顏色是粉白色的,吃進嘴里,不僅有草莓的味道,還兼有濃郁的水蜜桃甜香,故名“桃熏”。
“桃熏”不是*貴的,在山莊里還有一種草莓,名叫“白雪公主”,一斤賣到了98元。“這是采摘價,為了吸引游客才定得這么低,在超市里,這種草莓是論顆賣的,一顆能賣到二三十元。”歸源山莊的老板劉世遠說。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我這是踩到點上了。我們在種植傳統品種的同時,引進高端品種,就是為了增加有效供給,拓展高端供給。”劉世遠以前沒種過草莓,他的主業是生產塑料制品,年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2016年,他拿出一年的收入,流轉了600多畝土地,建起了大棚,其中3個大棚種草莓。
歸源山莊經理李有春說:“要產出高品質的草莓,一是要選好的品種,成熟早,甜度高;二是要綠色種植,不能上化肥。這樣的草莓才能好吃又好看,早上市,早賺錢。”
歸源山莊的草莓已經快賣完了,下一茬眼看也要成熟了,但還有不少種植戶的*茬草莓剛剛結果。
早在3月9日,記者在煙臺市牟平區武寧鎮的一個采摘園看到,這里的草莓剛剛成熟。
種植戶說,之所以這么晚才成熟,一是種得太晚了,比別人家的草莓晚種了兩個月;二是不懂管理,自己是*年種,是邊學習邊管理;三是大棚建設不規范,保溫效果差。因此,前一段天冷時,草莓都不長。
這里種的草莓是什么品種?他說不清楚,苗子是從市場買的。
在高陵鎮,高文瑞種植草莓已有七八個年頭了。他今年種了4個大棚,草莓品種都是早熟的,苗子是自己育的,成本比較低,因此收益可觀。不過,高文瑞的草莓種植遇到了一個檻——死苗多,大棚產量逐年下降。他將原因歸結為天氣偏冷,卻沒想到是品種退化惹的禍。
陪同采訪的牟平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說,個人育苗確實可以降低成本,但如果品種退化嚴重,產量、品質都會受到影響。他說,草莓能夠當年種植、當年獲益,是一個能夠快速致富的產業。但目前草莓種植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管理粗放,品牌意識不強,追求產量,不追求品質。很多種草莓的自己育苗,根本不知道自己種的是什么品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