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眼下,駐馬店泌陽縣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載體,積極開展全民植綠、全域增綠行動,讓生態扶貧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同時突進。
牽住林果的“牛鼻子”,夯實崛起的“家底子”。該縣自古就有“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說法,全縣荒山荒坡較多,成片造林效果有明顯的優勢,在此基礎上,引導貧困戶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利益共享,采取托管經營、承包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發展林果經濟。目前,全縣種植林果11萬畝,掛果面積6.3萬畝,產量9.45萬噸,年實現產值在6億元以上,帶動1362戶2836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馬谷田鎮河南村黨支部成立了黨群創業服務社,依托永遠農業種植合作社種植晚秋黃梨、豐水梨2000畝。貧困戶以土地參股,合作社負責提供種苗、化肥、管理和銷路,收益按照農戶80%、村委和合作社各10%進行分紅。至目前,實現分紅16萬元,帶動全村28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零的突破。全縣林業專業合作社、農林合作社有76家,聯合承包經營戶286戶,帶領1610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每到春天,梨花盛開,從市區前來踏青賞花的市民絡繹不絕,帶動周邊的旅游產業的發展,依托本地生態資源發展全域旅游,帶動54戶貧困戶增收。
探索保護的“新路子”,溫暖村民的“心窩子”。馬谷田鎮陳莊村的彭紅花是一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她還有個身份——環境監管員。平日里,她在村里監測環境衛生、生活污水處理,如若出現環境問題及時上報。
像彭紅花這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生態環境維護任務的全縣共有5000多人。全境設置護林員、巡河員、石村區環境監管員,分別負責林、河、空氣等環境指標的監測,年人均增收3000元。
“我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出去轉轉,看看周邊有啥情況,既鍛煉了身體又反映了環境衛生問題。村里干凈了,我的心情也好了。”彭紅花高興地說。通過自抓自管激發村民共同參與生態保護的熱情,環境的改善既需要環保部門的努力,更離不開大家的參與。
打好“農林經濟”牌,奏出“生態扶貧”曲。“泌陽花菇甲天下,高邑香菇一枝花”。高邑鎮發展林下經濟種植食用菌產業,如今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助推了鄉域經濟蓬勃發展和全鎮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高邑鎮是種植香菇的傳統大鎮,有傳統種植習慣和成熟的種植技術。多年來,該鎮借助林業發展優勢,破解了香菇生產中夏季溫度調節困難瓶頸,利用房前屋后、河道林下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全鎮有1000多戶群眾在林下種植香菇2400畝,種植袋數2300萬袋;建成香菇保鮮冷庫38座,成立香菇種植合作社12個,年產值達1億元,年增加就業人數3000多人,香菇遠銷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福建等地和韓國、日本等國家。
全縣充分發揮生態保護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在綠色發展中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在扶貧開發中實現生態保護,用綠水青山培育金山銀山,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雙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