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市場水產品供應基本穩定,市場價格總體平穩。與此同時,隨著居民消費理念的轉變,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品時越來越看重產品的“綠色”和“健康”。從生產到物流再到消費者的餐桌,如何實現水產養殖全鏈條高質量發展,更好地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成為水產養殖戶、經銷商乃至物流企業努力的方向。眼下,在水產產銷大省廣東,“綠色風潮”正在改變傳統漁業生產的面貌。
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水產專業戶張瑞賢來說,2019年的開局很不錯。作為市政協委員,在今年的廣州市政協大會上,她又*“搶麥”成功。不過,相對于之前的羞澀與緊張,此次,在媒體鏡頭和閃光燈的“狂轟濫炸”之下,她已經能夠從容地將自己提案的內容娓娓道來。今年,張瑞賢依舊為水產行業代言,建議“能夠將魚塘越冬棚建設納入到財政補貼范圍之內”。
在張瑞賢眼中,建越冬棚雖然是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對于廣大漁民特別是廣東漁民來說,卻是影響生計的大事。“每年冬季寒潮來襲,越冬棚就是魚兒的被子。”張瑞賢說。
設施建設只是廣東水產行業眼下的又*蝶變中志在突破的瓶頸之一。循著漁業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一場轟轟烈烈的“綠色革命”,逐步重塑著張瑞賢們的經營理念和行為方式,也正在錘煉著從生產到消費、從一產到三產的一條高質量發展鏈條。
塘、箱連通,科技助力綠色生產
廣州市南沙區的一處水產養殖基地內,除了星羅棋布的魚塘,塘邊的一座座集裝箱成為別致的存在。而在基地負責人眼中,奧秘就藏在這些藍色的箱體里。眼下,這種名為“受控式集裝箱循環水綠色生態養殖(陸基推水式)”的技術正在廣東不少地方開花結果。
雖然名稱聽起來有些拗口,但這項技術的原理并不復雜。簡言之,便是將養殖池與集裝箱打通,從養殖池中抽取上層高氯水,進入標準集裝箱進行集約化養殖,然后將含有殘餌、糞便等的廢水經過處理后,再投入養殖環節循環使用。不過,在基地負責人眼中,這場“塘”與“箱”的聯姻,背后的“嫁妝”可是能量滿滿的“科技范”,“至少集成了高效集污、尾水生態處理、綠色病害防控、專用環保型飼料、循環推水、生物凈水、物聯網、便捷化捕撈等關鍵技術,從而*控制養殖環境和養殖過程,實現受控式養殖。”
以尾水處理為例,從“出箱”到“回箱”,需要經過糞便收集池、沉淀處理池和生態處理池三座關口,才能完成循環過程。而每躍過一座“龍門”,在凈化尾水之外,都能夠產生可觀的生態與經濟附加值,從而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糞便收集池的“金剛鉆”,是一臺干濕分離器。經過120目過濾網之后,占殘餌糞便廢物90%以上、直徑大于0.125毫米的固體顆粒便能夠被全部攔截下來,其沉積物便更可做有機肥使用,成為蔬菜、花卉的好養料。二級池、三級池中,微生物和浮游植物大顯身手,可實現氨氮和亞鹽指標大幅下降。
“集裝箱占地僅15平方米,較傳統養殖可節約75——98%的土地資源;單個箱體年產*可達4噸,相當于2畝傳統池塘。”在基地負責人眼中,對于寸土寸金的珠三角地區來說,這一點是技術推廣的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由于養殖環境可控,“水產品病害發生少,用藥也相對較少,“更加契合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
每箱魚都能追溯到魚塘
廣州市越秀區的一家水產市場里,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種特殊的電子秤被擺上了越來越多的攤位。與傳統秤不同的是,這種秤除了稱重、計價等功能之外,還可以進行產品質量追溯。攤主黃生現在對它的使用方法已經爛熟于心。對準魚蝦貨箱上的二維碼輕輕一掃,“嘀”的一聲之后,一張載有產地和流轉信息的小紙條便從秤上“吐”了出來。對于黃生來說,正是有了這張小紙條,他的生意比原來好了不少,“街坊們買魚更心安了。”
對于承擔這套系統研發和維護運營任務的廣州帝隆股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志兵來說,本來在金融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能夠闖進水產品質量溯源這個陌生領域,純屬偶然。當時,越秀區商務部門正在著手建立食品流通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帝隆公司憑借軟件開發方面的實力得以中標。在劉志兵看來,相對于種植作物,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應用于水產品領域,*難度在于克服生產環節的特殊性。從魚卵開始進行具體到單一產品個體全生命流程的追溯,是很難做到的,“能夠追溯到是哪個魚塘出的就已經很不錯了。”
讓劉志兵困惑的問題,位于佛山市南海區的何氏水產公司也曾遇到過。作為在當地頗有影響力的水產品流通企業,確保防控養殖風險和維護產品品牌的天平不發生傾斜,成為核心任務。在流通環節,何氏水產擁有一套集約化、現代化的管理體系,產品遠銷華北、西北地區大中城市的知名商超,而在前端,他們的產品自給率并不高,更多需要通過“公司+農戶”或者“公司+合作社”來保障貨源。為了解決小農戶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的矛盾,何氏水產除了在飼料供應、技術指導等方面加強規范,并采取多重質檢措施之外,還設立了至關重要的“防火墻”——一套嚴密的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何氏銷出的每一箱魚,都能查到來自哪個魚塘。”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在佛山,一套覆蓋生產企業和批發市場的水產品生產流通“身份證”制度正在日臻成熟。鱖魚、烏鱧、黃顙魚、鱉、大口黑鱸和長吻鮠等當地主要特色水產被納入其中。沒有產地“標識碼”,這些魚在佛山便寸步難行。
三產融合放大“漁”利
2019年1月,“廣東十大*美漁港”評選揭曉。廣州蓮花山漁港、陽江閘坡漁港、惠州巽寮漁港等榜上有名。在廣東省政府特聘參事鐘韶彬看來,此次活動既是對廣東豐富漁港資源的*品牌注入,也為廣東休閑漁業發展在關鍵階段安裝了一枚強勁引擎。
大力發展蓮花山漁港休閑觀光產業,正是張瑞賢提出的廣州漁業轉型升級系列提案中開出的另一副“藥方”。在她眼中,這也是當地漁業發展被曾經困境逼出的一條“上策”。“蓮花山是知名的旅游景區,附近的海鷗島是咸淡水交匯處,不僅成為漁業捕撈和養殖的風水寶地,更因良好的生態讓廣州、深圳、東莞等地不少市民慕名而來。”張瑞賢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撈、環境污染等原因,珠江口漁業資源逐漸減少,漁民生計也受到影響,傳統經營模式遭遇挑戰,“面對被擠壓的利潤空間,增加養殖密度成為提升效益*直接的辦法,但伴隨水面增氧機數量的成倍增加,有限的電容又成為突出瓶頸。”在她看來,對照廣州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的要求,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才是一條真正的康莊大道。
如果說蓮花山漁港還處于破繭成蝶的蛻變之中,那么在閘坡漁港,漁業生產與休閑觀光已經渾然一體。這首先得益于漁港毗鄰海陵島5A級旅游景區的地利之便。蕩舟紅樹林、品嘗特色海鮮,還能夠到近在咫尺的“南海一號”博物館看宋代沉船,對于游客來說,在閘坡漁港,享受的是吃住行“一條龍”的旅游體驗。而在巽寮漁港,陽光、沙灘、海風、海鮮的誘惑,讓不少人在這個清明小長假將其列為旅游目的地,以至于當地有關部門提前數日便發布了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公告。
“能夠在生產環節之外開辟更為廣闊的盈利空間,與休閑觀光產業深入融合,對于傳統漁業來說,就是一種‘綠色賦能’。”鐘韶彬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