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扎實做好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通過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要實現的目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所要建設的生態宜居,是充分展現“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美麗宜居鄉村;所要達到的生態振興,是以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指引下基本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經濟體系為重要標志。
在新時代,必須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穿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全過程,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和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鄉村生態振興,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
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目前,我國農業農村污染問題依然十分突出,污水橫流、垃圾圍村較為普遍。由于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長期嚴重失衡,很多鄉村沒有相應的環境處理處置設施,基本上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農村生態環境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農村作為城鎮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其生態環境直接關系著城鄉的生態安危。著力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2018年生態環境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印發實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確要優先解決農民群眾*關心*直接*現實的突出環境問題,重點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養殖業和種植業污染防治,統籌實施污染治理、循環利用和脫貧攻堅,推進農業生產清潔化和產業模式生態化,使農業污染治理與農業生產水平提升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3年集中力量攻堅,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將會發生明顯好轉,達到與全面小康相適應的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基本形成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體制機制,統籌城鄉的環境處理處置基礎設施、農村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將得到較全面的覆蓋和提升,農民參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屆時,隨著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及其與城鎮差距的縮小,加之生態環境治理本身具有的技術性和系統性要求,將會為農村人才的引入和基層組織的加強創造有利條件,為人才振興和組織振興提供新的契機和動力。
依托資源環境優勢發展本地特色生態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和根本。*,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和生態環境優勢,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經濟體系。這是實現鄉村生態振興的關鍵,更是實現產業振興的重心所在,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路徑。通過把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實現綠色富民惠民。
第二,堅持底線思維是發展區域生態經濟的基本前提。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科學認識和全面確定本區域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并通過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加以固化形成硬約束。通過嚴守“三線一單”和基本農田保護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調整產業結構和規劃產業布局,合理利用區域生態環境承載力,并實現永續利用。通過大力開展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有效提升區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進一步積累生態資本,保持優良的發展潛質和充足的發展后勁,努力走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鄉村發展振興之路。
第三,緊緊抓住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這個關鍵。加快構建鄉村生態經濟體系,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一方面,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用循環、清潔、低碳技術和模式改造現有產業,實現提檔升級生態化,如推動農業向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發展,推動鄉村旅游、休閑觀光農業、民宿經濟等旅游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旅游轉化。另一方面,要以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導向,推進生態產業化,利用良好生態環境這個農村*優勢和寶貴財富,積極發展康養產業、有機食品,還可以利用生物資源多樣豐富的稟賦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工產業。進而,在產權清晰、投資渠道明晰、收益有保證的條件下,將一些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運用市場機制加以產業化。為此,從脫貧攻堅轉入鄉村振興階段,往往提供新理念、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比直接給項目、給資金、給政策的效果更為重要,也更可持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