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農村娃付生輝通過高考躍出“農門”,離開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一個小鄉村,成為華中地區某重點高校的一名涉農專業大學生。那時,家人們都以為,付生輝這輩子不會再回農村了,他會像很多大學畢業生一樣,留在城市,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可付生輝*終還是選擇了返鄉創業——2016年,他不顧家人反對,借資10萬元在東興區雙才鎮雙才村流轉土地15畝,走上了職業農民之路。經過了*初的失敗之后,2018年,付生輝靠柑橘苗和葡萄總收入17萬元。創業小有成就的他,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幫助更多村民掌握果木種植技術,走上致富路。
說服家人 返鄉種果
4月1日,陽光明媚。鄉村山野間,金燦燦的油菜花掩映下,農人忙碌的身影不時可見,鄉村一片勃勃生機。
上午9點多,筆者來到東興區雙才鎮雙才村時,付生輝正和幾名村民埋頭于柑橘苗圃中,把一株株果苗從土里挖出來,再用塑料袋小心地連土包好根部,準備運送給城里的買家。
2015年,付生輝開始為創業做準備,為此還參加了當年的全省青年農場主培訓。然而,當躊躇滿志的付生輝將創業想法告訴家人時,卻遭到了親人們的堅決反對,“農業投入大,回報周期長,萬一失敗了怎么辦?”
為了爭取家人支持,付生輝磨破了嘴皮子,他甚至還帶著家人去參觀內江周邊一些農業基地,通過成功案例來打消他們的質疑與顧慮。*終,家人被付生輝的決心所感動,決定支持他創業,但是要求必須摸著石頭過河,規模由小到大。
在家人支持下,2016年1月,付生輝揣著從父母、兄弟和親戚朋友那里借到的10萬元錢,在雙才村流轉土地15畝,發展葡萄種植和柑橘育苗。
堅持不懈 終有收獲
創業的*年,由于沒有使用除草布,葡萄園里的雜草長得比葡萄苗還高。付生輝使用除草劑后,雖然雜草得到了控制,可葡萄苗也受了影響。當年,付生輝幾乎顆粒無收。
2016年底,付生輝再次“厚著臉皮”向親戚借款,重新對葡萄園進行了修整,蓋上了除草布。次年夏天,葡萄園初掛果,雖然只收獲了幾百斤葡萄,毛收入才四五千元錢,付生輝卻十分滿足,他說:“我看到了堅持的希望。”
2017年5月,付生輝在工商部門注冊了“內江市東興區瑤輝果蔬種植園”,引入夏黑、玫瑰香和特早美指等10余個葡萄品種。在他的精心管護下,2018年,約有6畝葡萄進入豐產期,產量約5000公斤,實現銷售收入5萬余元。
同時,柑橘苗也長勢喜人。付生輝利用網絡、微信廣泛發布柑橘苗銷售信息,引來全國各地的網友求購。2018年,僅柑橘苗就賣了12萬元,加上葡萄銷售收入,這一年,付生輝的毛收入達到17萬元。
“如果科學培養,理論上柑橘苗畝產值可達10萬元左右。”付生輝說,一畝地可以育苗約1.5萬株,畝產值在8萬元到12萬元之間。但是,2018年,他總共才售出了1萬多株苗子,這意味著,目前出苗的地塊還不到整個苗地的四分之一。
帶領群眾 一起致富
返鄉種果木的這幾年,付生輝*的感慨就是:雖然大學學的是農業相關專業,有一定理論基礎,但在實踐中仍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單靠書本知識是解決不了的。因此,付生輝這些年不管多忙都要抽時間學習,通過網絡了解產業發展動態、新型生產技術等。
同時,他還積極參加各類職業培訓,提高農技綜合素養。2013年以來,他先后參加了由市中區農業局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由省農科院承辦的全省青年農場主培訓,以及由省農廣校組織的全省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并獲得相關證書。
通過這些培訓,付生輝不僅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也對農業產業化和鄉村振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發展農業產業不僅僅是單一的種植或者養殖,還可以做到種養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付生輝說,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產業發展不能再單打獨斗,需要多方合作、信息互通、整合資源,走“全鏈條”式發展之路。
從2018年11月開始,付生輝已是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黨支部副書記。作為村干部,付生輝意識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創業致富不僅自己要富,還需要帶動群眾一起致富,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這幾年,付生輝在雙才鎮雙才村的種植園,全年雇傭工人160余人次,已帶動村民發展果木20余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