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日照市五蓮縣叩官鎮泥溝頭村的茶園里,村民張傳海正在給茶樹“剃頭”。“剪掉這些發黃的葉子,等過兩天天氣暖和了嫩芽才好往外長,到時候就能采茶葉了。”張傳海說。
張傳海修剪的這半畝茶園,去年為他帶來了7000元的收入。張傳海告訴記者:“光鮮葉就賣了7000塊錢,還炒了30斤茶自己留著喝。這些地以前種的是花生,現在村里逐漸開始種茶葉,明年我還要把山腳處的幾畝地種上茶樹。”
泥溝頭村黨支部書記李可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種花生*多產500斤,現在花生的收購價是3元一斤,滿打滿算毛利1500元,再刨除施肥、地膜、人工等成本,效益不高;如果種茶,僅賣鮮葉的收入一年就能有1.2萬元,而且茶樹存活期長,不用像花生一樣每年重新播種,大大降低了成本。
李可常介紹,泥溝頭村是日照市*靠北的種茶村,三面環山,茶園分布在山南坡,這樣的地形很方便茶樹越冬。“泥溝頭村的茶葉吸引了很多客商慕名前來,收購點就設在山下的集市上,茶農想去趕集了,就采一籃子茶葉去集市上賣掉,然后再去買些肉菜。”
近幾年,隨著當地政府對茶葉種植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泥溝頭村種茶的村民越來越多。去年,五蓮縣農業部門就在泥溝頭村舉辦了4場專家講座。為了提高茶葉品質,五蓮縣農業部門正積極幫助村民引進優點顯著的無性系茶苗,還向茶農免費發放粘蟲板等物理防蟲器具,以替代傳統的農藥防蟲。
“有看得見的效益,再加上技術送上門、政策大力扶持,一些原本覺得種茶門檻高的村民也開始嘗試著種茶了。我們村原來有2000畝茶園,光今年就增加了300畝,還有3000畝土地可以發展茶葉種植。”李可常說。
隨著種植規模越來越大,泥溝頭村也開始探索茶葉的深加工,解決鮮葉附加值低的問題。該村成立了清茗源茶葉合作社,注冊了清茗源綠茶商標,目前合作社已經吸引了一百多戶村民加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