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臨高多文鎮以發展桑蠶特色產業鎮為契機,不斷發展和推廣種桑養蠶業,積極鼓勵和引導當地農民擴大桑樹種植規模,讓桑樹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4月2日,在多文鎮新興種桑養蠶示范基地,一株株桑樹正值生長期,連片的桑樹綠葉蔥蔥,農戶王文正在給自家的桑樹灌水,把成片的桑葉割下來喂蠶苗。他對今年的桑蠶種養充滿信心。王文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他一共種植20畝桑樹養蠶,去年掙了7萬多元。
在距離多文鎮新興村不遠的南興村種桑養蠶基地里,貧困村民龐成昌望著自家的80畝桑園,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他說,今年氣溫適宜,桑樹長勢旺盛,自己養蠶技術日趨成熟,桑蠶養殖質量提高,今年有信心獲得好收益。
據了解,多文鎮目前有種桑養蠶農戶62戶,僅今年就新增種植了300多畝桑苗,新興、蘭合、抱利、抱吾、美文等村正在全力推進桑苗種植面積,全鎮力爭今年內完成1000畝的種桑養蠶種植任務。多文鎮已成為臨高種桑養蠶特色小鎮,鎮里要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力爭明年達到2000畝。下一步,多文鎮還計劃依托規模化種養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項目,使村民既在養蠶的過程中增收,又可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實實在在獲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