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安徽黃山激發村級發展內生動力(圖)
安徽黃山激發村級發展內生動力(圖)
農業網   時間:2019/4/4 11:26:00  來源:黃山日報  閱讀數:356

農村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做好三農工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以黨建+引領、資源+扶持、抱團+激勵“三重加法”,不斷激發村級發展內生動力,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區79個村(居)2018年度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達3808.08萬元,村均48.2萬元,其中50萬元以上村21個。

  “黨建+引領”推動發展

  “資源利用型、土地股份合作型、物業管理型、園區帶動型、服務創收型、產業融合型、異地發展型”,這是黃山區2016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明確的7類22條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意見在2012年“五型”村級集體經濟基礎上,針對各村資源稟賦、區位特點、產業優勢進行了細化,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了依據遵循,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2015年以來,為強化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領導和指導,黃山區組建由組織、財政、農委等31個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實施黨委政府一把手“雙組長”制,在全市率先研究出臺了工作意見和試點方案。堅持“一抓雙促”,建立城鄉79個聯合黨委開展“結對結親”幫扶,對口選拔選派260名區鄉干部到鄉村工作,引導29個市區級黨建示范村與19個薄弱村開展“村村共建”,著力推動優勢項目、資金、智力向村級集結。同時,將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基層黨建年度重點工作和鄉村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每年定期舉辦香榧種植、泉水養魚、全域旅游等專題培訓班,著力解決鄉村干部不想發展、不會發展問題。

  “資源+扶持”撬動發展

  “2018年我們成立了三竹水力發電站有限公司,利用10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對原報廢的老水電站實施改造,年均發電量達60萬度,為村集體經濟實現年增收15萬多元。”三口鎮白果樹村黨總支書記陳愛榮口中說的村級集體發展資金,是黃山區為了發展和鞏固提升集體經濟,專門設立的財政專項資金,資金為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016年以來,黃山區搶抓被列入省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區縣、*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試驗區縣的機遇,依托茶葉、筍竹、漁業、香榧、玫瑰等“五個一”特色產業,發揮“一湖四門”村、城關村、特色產業村、傳統文化村比較優勢,鼓勵發展“一村一品”,通過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選擇有合適項目的村,按照每村100萬元標準進行專項扶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打造出興村玫瑰、城瀾香榧、賜田雷竹、豐溪桑葚等一批特色產業村。三年來,該區共扶持61個村發展村集體項目65個,累計投資6480萬元,其中爭取省以上資金3641萬元、區級整合2839萬元。

  “抱團+激勵”帶動發展

  為破解部分村地理位置偏僻、集體資源匱乏且缺少合適發展項目的難題,黃山區采取異地抱團發展方式,通過聯合入股、聯購商鋪、聯辦基地等方式,獲取固定收益。比如,烏石鎮夏村村、茶兒垅村、舒溪村三村聯合,采取村企合作模式,利用集體經濟發展扶持資金,各投資入股當地旅游開發有限公司100萬元,每個村年分紅約8萬元。

  此外,黃山區還積極探索“集體收益+群眾受益+鄉村振興”的普惠共享機制,結合農村“三變”改革,鼓勵村組以公司投股、集體參股、農戶入股方式參與專業合作社、合作組織和服務實體經營,讓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甘棠鎮甘棠社區以土地和資金入股51%、吸收村民股金49%,在霧山林場實施香榧種植項目,栽種香榧苗1.4萬株,預計盛果期年經濟效益100萬元。屆時,集體經濟收益將用于開展黨群活動、醫療衛生、村莊整治等,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