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防控病蟲侵害“哨兵”——“抗病小體”的存在及其工作原理,為提高植物抗病性、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提供了理論支撐。相關成果4月5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清華大學柴繼杰團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儉民團隊、清華大學王宏偉團隊的聯合研究發現了由抗病蛋白組成的抗病小體,并解析了其處于抑制狀態、中間狀態及五聚體活化狀態的冷凍電鏡結構,從而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機制,為將來更好利用抗病蛋白培育抗病植物提供了新的機遇。
柴繼杰介紹,利用抗病蛋白,設計新型抗病蟲育種,將大大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為發展綠色農業奠定了核心理論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