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舉行小麥赤霉病防控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小麥赤霉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盧仕仁在會上表示,今年防控工作要求高、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事關全年,事關全局,全省上下必須全力以赴打好這一場硬仗。
盧仕仁介紹,近年來,小麥赤霉病在我省發生范圍和程度有逐年擴大與加重的趨勢,預計今年小麥赤霉病全省大發生,預測發生面積2950萬畝,需實施預防面積約7000萬畝次,是近年來*多的一年,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為此,省政府高度重視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將其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
為何要高度重視?盧仕仁說,*,小麥赤霉病防控直接關系全年“三農”工作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小麥是我省主要糧食作物,也是沿淮淮北地區的口糧,常年產量約占糧食總產的40%左右,奪取小麥豐收,實現全年糧食生產開門紅,對實現全省糧食產量目標任務至關重要;第二,直接關系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進。小麥赤霉病不僅影響產量,而且影響品質安全,小麥病粒率達到4%或赤霉毒素超過1000微克/公斤就不能食用。一旦食用了赤霉毒素超標的面粉制品,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離開了質量安全,優質專用糧食發展也就成了 “空中樓閣”;第三,直接關系農業綠色發展。大量調查發現,小麥赤霉病菌源不斷累加,不僅導致小麥病害加重,也使水稻穗腐病和玉米穗腐病呈現加重發生態勢。持續加重的病害,必然導致防治用藥增加,從而加重農業面源污染,破壞農業生態環境。
安農大植保學院教授丁克堅在會上介紹了赤霉病防控措施。他提出,要把握好防治時間,就是齊穗揚花期,農戶可按“見花打藥”來掌握;要選好藥劑,農戶購藥前可咨詢當地植保站,推行輪換用藥,避免抗藥性;要選好機械,推薦使用自走式噴桿噴霧器或植保無人機;要科學施藥。噴藥后遇雨要及時補防,力爭達到一噴多防。此外,小麥收獲后要及時晾曬或烘干再入倉。
據悉,目前省財政從農業生產救災(病蟲害防治)資金中切塊5000萬元,專項用于小麥主產縣(市、區)開展赤霉病防控。各地可結合實際,或物化補貼給種植戶,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開展統防統治。同時,阜陽市安排資金5462萬元,亳州市落實資金3900萬元,濉溪縣安排1226萬元,用于開展赤霉病防治。 “目前全省調動資金達到1.8個億。 ”省植保總站站長黃秋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赤霉病防控主體是農民,各級農業部門要圍繞農民需求做好服務。
省農業農村廳決定,近期將開展一系列具體行動,推進赤霉病防控工作落實:4月10日,召開小麥中后期主要病蟲發生趨勢會商會,發布小麥赤霉病短期預報,為科學防控提供依據;15-16日,召開全省小麥赤霉病防控現場會,進行再動員再部署;4月中下旬,制作發布赤霉病發生趨勢可視化預報,提醒和指導廣大農戶適時防控;4月中旬起,派出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指導組赴主產區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并對防控進展情況進行跟蹤調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