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引發廣泛關注。國家發改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1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政府在放寬落戶條件的同時,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供,提高對人口的綜合承載能力。
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
根據《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要突出抓好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工作,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推進大城市精細化管理,支持特色小鎮有序發展,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強調,超大特大城市既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又要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推動產業和人口的合理擴散,防治“大城市病”。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順應人口就業選擇、促進勞動力在城鄉間有序流動、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的有力保障。《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提出,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Ⅱ型大城市應當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Ⅰ型大城市應當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重點群體指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人口。
同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是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抓手。在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我國同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這位負責人指出,總的考慮是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切實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重塑新型城鄉關系。
具體來說,一是促進各類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信息匯聚的良性循環。二是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三是要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建管能力,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加快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擋升級,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四是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培育發展現代農業和新產業新業態,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釋放鄉村發展活力。五是促進農民的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持續增長,縮小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