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持續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
《通知》指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調整優化農業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和布局結構,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全面落實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支持綠色循環農業發展,加快形成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在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方面,《通知》要求,要鼓勵農村創業創新,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養,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健全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扶持帶動小農戶發展。持之以恒抓好產業扶貧,資金安排進一步向貧困地區、貧困縣傾斜,“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符合實施條件的要優先予以支持,推動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做大做強扶貧主導產業。
《通知》要求,要持續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創新資金投入機制和使用方式,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領作用,因地制宜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等方式,撬動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
《通知》明確,各省可在大專項任務清單范圍內,因地制宜統籌安排指導性任務補助資金,重點解決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牧民補助獎勵、動物疫情強制撲殺補助等直接補貼,以及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約束性指標任務補助資金不得統籌使用。
《通知》提出,鼓勵各地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強化政策銜接配合,推動相關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整合。探索將耕地輪作休耕、糧改飼等種植結構調整政策統籌實施,將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地膜回收利用等農業生態環境防治與資源循環利用政策統籌實施,將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合作社及家庭農場發展等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統籌實施,將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黑土地保護等政策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實施,在一個區域相對集中、整體推進,形成政策集聚效應,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支持各地在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范圍內整合統籌相關涉農資金,率先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