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耕作制度變化和異常天氣影響,近年來安徽省小麥赤霉病呈重發、頻發態勢,已經成為制約糧食生產安全和品質安全的主要生物災害。據預測,今年安徽省小麥赤霉病將大發生,發生面積約2950萬畝,需實施預防面積約7000萬畝次,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為此,安徽各級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高度重視,全力備戰小麥赤霉病防控。
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都就小麥赤霉病防控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防控工作,確保糧食安全,確保農民增收。省政府把赤霉病防控工作做為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十項重點工作之一進行調度,把赤霉病防控成效納入糧食生產發展延伸績效考核管理,毫不放松地抓好全省夏糧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二是切實加強防控部署。4月4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切實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赤霉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提高認識、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堅決打贏赤霉病防控攻堅戰。去秋以來,省農業農村廳先后制定印發《2018——2019年度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意見》、《2019年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組織各地實施小麥赤霉病全程控制。小麥主產區各級黨委政府把赤霉病防控作為春季農業生產重中之重,成立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指揮長的防控指揮部,層層傳導防控責任。制定防控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加強工作調度,確保防控工作,有序推進、措施落實到位。
三是切實加強資金保障。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財政廳從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切塊5000萬元,專項用于小麥主產縣(市、區)開展赤霉病防控。各地紛紛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強化赤霉病防控物資保障。如阜陽市安排資金5462萬元,用于赤霉病防控藥械政府采購;亳州市落實資金3900萬元,統籌用于小麥赤霉病防控;淮北市安排1346萬元,開展赤霉病統防統治。截至目前,安徽省小麥主產區已統籌安排赤霉病防控資金1.8億元。
四是切實加強技術指導。及時轉發農業農村部《小麥全生育期赤霉病防控指導意見》,會同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在近年大量試驗示范基礎上,提出并制定安徽省小麥赤霉病全程防控措施,印發《2019年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明白紙》,指導小麥主產區做好小麥赤霉病全程防控工作。組織各級植保機構加強監測調查力度和頻度,及時發布赤霉病預報預警和防控技術信息,指導農民適期開展防治。同時,為確保各項防控技術落實到位,近期省農業農村廳將下派5個技術指導組,分赴9個小麥主產市區,深入防控一線開展技術指導。
五是切實加強宣傳引導。4月8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近30家新聞媒體召開小麥赤霉病防控新聞發布會,向媒體發布2019年安徽省赤霉病發生防控形勢,介紹防控準備情況和下階段防控重點工作,強化宣傳發動,營造防控氛圍。同時,會同安徽農村廣播聯合開辦《植保風向標》固定欄目,滾動播出赤霉病防治關鍵技術,宣傳各地赤霉病防控措施和工作動態,組織專家在線答疑,解答農民咨詢,會同安徽衛視在“天氣預報”欄目滾動播報小麥赤霉病發生趨勢和防控技術信息,普及知識技能,引導農民開展防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