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春耕生產開展以來,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農技推廣中心和區農科所的農技人員分赴汝湖、橫瀝等地,為當地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種植大戶上門送技術、送培訓,猶如一場及時雨為農戶答疑解惑,為全區春耕生產保駕護航。該中心創新開展“技術培訓+現場觀摩”的形式,更是吸引眾多農戶前來交流觀摩,成為促進惠城綠色生態高產優質農業發展的一個有力舉措。
加強院企交流合作 做好特色農業技術指導
為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綠色生態種植水平,4月2日,惠城區農技推廣中心、農科所有關技術人員到汝湖鎮等地開展春耕生產和特色農業技術指導,并與省農科院水稻所有關專家交流學習品種選育、試驗示范、基地建設、院企合作等。
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指導,結合當前農業生產實際和天氣狀況,建議優質稻、甜玉米、番石榴等種植戶要搶抓農時做好春耕春種、清溝理墑、排水降漬、因苗施肥、病蟲防治等田間分類管理,促進特色農業生產工作有序開展。
同時,農技人員與惠州市茂農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番石榴種植大戶等進行了座談交流,詳細了解產業現狀、發展思路及存在問題。座談中,農技人員結合實際,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種植大戶提出了一系列貼心的建議,勉勵他們多措并舉做好當前生產工作;加強與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的合作,走品牌化、高端化的可持續發展路線;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進行綠色生態種植,提升產品品質;注重品牌效應,強化區域特色品牌建設,不斷提高產品知名度;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如電商平臺等,完善并拓寬市場營銷渠道。
科學指導+大戶現身說法 深受農戶歡迎
日前,區農技推廣中心和區農科所在橫瀝鎮家糧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舉辦了一場春種耕地質量保護與化肥減量增效關鍵技術現場培訓觀摩會,吸引農技人員、農業新型主體技術員、農業種植戶30多人參加。
此次現場會采用“技術培訓+現場觀摩”的形式,由區農技推廣中心*農藝師講解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此外,家糧合作社負責人與大家分享了水稻種植心得體會,“我不久前剛參加過省里組織的技術培訓,深深地感受到,科學種植、科學施肥,既省時省力又能高產增效,還能保證稻米品質。”該負責人對新技術贊不絕口。
在交流過程中,當大家了解到種糧大戶肖國民管理80多畝水稻田,實現畝產高達1200斤時,紛紛邀請他現身說法。據肖國民介紹,采用整地直播的方式既高效又省工省力,但缺點是直播后從種子下地到出苗這10天管理關鍵時期,要做好“防草”“防鳥”“防螺”工作。聽到肖國民的經驗分享,一些種糧大戶表示很想學習直播技術,但考慮到前期管理苛刻,沒有三五年經驗很難實現,于是提出,希望依托區農技推廣中心的技術力量,克服難題,通過精耕細作、科學施肥、綠色防控,實現農業高產優質。
據介紹,近年來,區農技推廣中心通過加強學習以及不斷總結創新,形成了“技術培訓+現場觀摩”的模式,從室內教學走到田間地頭,培訓對象從散戶到種糧大戶、新型經營主體,從填鴨式培訓到科學指導+大戶現身說法,受到農戶歡迎。
據區農技推廣中心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中心將結合該區優勢作物、土壤類型、耕作制度,采用“技術+實施主體”“產品+實施主體”的模式,由中心提供秸稈還田腐熟劑、綠肥種子、配方肥、有機肥、可降解地膜等,依托先進積極的農戶、合作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試驗示范田,建立相對應的示范區(片),引導農民開展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使用可降解地膜等。充分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推廣耕地質量提升和化肥減量增效關鍵技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