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地處廣東*南端的雷州半島正迎來春耕生產的好時節。一座辣椒示范種植園里科技感十足:通過手機APP就可以實時監測園內環境、土壤濕度、溫度以及辣椒生長狀況等;通過物聯網就能實現線上智能配肥,水肥一體化的*操作;一架小型植保作業無人機低空快速掠過辣椒園,均勻噴灑出農藥的水霧,減少20%農藥和90%水的使用。
無人機飛防、水肥一體化、智慧農業……不用到田間地頭,農民動動拇指就把所有農事一網打盡。這些都得益于中化農業的MAP技術。MAP是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的縮寫。線上,中化農業搭建MAP智慧農業平臺,發展現代農業服務O2O商業模式;線下,通過建設MAP示范農場和技術服務中心,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
動動手指農事一網打盡
在示范園區,筆者見識了智慧農業系統:田間,上有搭載了風向標、風速儀和光照儀的氣象站,搜集環境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度等數據,可實時監測環境;下有土壤墑情儀,及時測定作物根系環境和土壤肥力,土壤中的水份、溫度、PH值、EC值等數據盡在掌握。這些監測數據都能及時反饋至“中樞大腦”,告訴你植物是冷了熱了還是渴了餓了。
“這套實時監控系統實現了可視化、可溯源、可量化,農民可以查看從種到收整個植保過程的數據信息,用了什么農藥,用了多少農藥都能追溯且可量化。”中化農業雷州MAP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許建文說,“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我們為植物量身定制并配送營養套餐,還能提前對病蟲害做預防處理,實行網上農事管理。這不僅僅是一個大數據庫,更是*農業的高科技管家。”
怎樣種植現代信息技術說了算
在種植大戶蘇義杰的火龍果示范園里,200畝的火龍果上點起了盞盞明燈。“昨晚火龍果開花了,枝條光滑干凈,沒啥病害。健康的枝條就可以生長出健康的果實。”蘇義杰興奮地說。中化農業的技術服務人員為他制定了完整的植保套餐:經測量土壤偏酸,進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機肥;病蟲害提前預防,提前噴低毒農藥,把蟲卵殺死,實現了少打農藥;通過點燈技術增加火龍果的光照,促進花芽分化,以前1年結果3到4次,點燈后至少結果8次。MAP服務帶給蘇義杰的實惠是:減肥20%,農藥減半,農產品附加值提升一至兩倍,增收20%——30%。
農技服務雖好,但按照傳統的線下農技服務模式,人力成本巨大。MAP利用衛星遙感、*氣象、智能傳感器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作物生長模型,在關鍵生育期為種植戶提供科學合理的農事活動建議,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干預。同時,還能建立多種作物種植模型,形成基于AI的“農業大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