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水利部 著力推進農村水電綠色發展(圖)
水利部 著力推進農村水電綠色發展(圖)
農業網   時間:2019/4/17 9:13: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356

農村水電

  小水電是重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在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的歷程中,小水電在改變農村面貌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數以萬計的小水電站遍布祖國大地,為鄉村送去光明,為農田灌溉提供水源,為農民致富帶來希望……近年來,針對小水電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水利部落實新發展理念,以綠色發展為方向,積極推動農村水電轉型升級。

  兩年創建165座綠色小水電站

  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到2018年底我國已建成農村水電站4.6萬多座,總裝機容量8044萬千瓦,年發電量近2346億千瓦時,分別約占全國水電裝機總量和年發電量的23%和19%。開發水能資源的同時,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形成水庫庫容2800多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上億畝,在保障城鎮防洪安全、改善灌溉和供水條件、促進山區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一些地區小水電在運行、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為更好地發揮小水電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息息相關的天然優勢,提供更多優質水生態產品,2017年,水利部正式啟動綠色小水電站創建工作,引導小水電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走生態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水利部先后提出“有限、有序、有償”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建設綠色水電等發展思路,組織各地開展中小河流水能資源規劃修編,出臺推進綠色小水電發展的指導意見,頒布了《綠色小水電評價標準》。“十三五”期間,水利部組織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通過改造生態泄放設施和建設生態堰壩、生態機組等手段,積極修復河流生態。截至2018年底,已下達中央財政獎勵資金40.5億元,370多條河流、1191個生態改造項目已完成改造,累計修復減脫水河段1830公里。

  2017年以來,全國成功創建了165座綠色小水電站,在生態改善、惠及民生、標準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按照規劃,到2020年,力爭單站裝機容量10兆瓦以上、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范圍內1兆瓦以上、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過的電站全部創建為綠色小水電站。

  緊緊抓住生態流量這個“牛鼻子”

  全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村水電站沒有生態流量泄放設施,不能保障河道下游生態用水,這是農村水電目前*突出的短板。水利部緊緊抓住生態流量這個“牛鼻子”,要求以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清理整改為契機,補齊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工程短板,確保河流生態用水安全。長江經濟帶沿線省份將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小水電站的清理整改工作。

  通過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監控平臺,對小水電站的生態泄流量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下泄流量不足,系統能夠馬上預警——這是有“中國小水電*市”之稱的浙江省麗水市以智慧水電平臺建設為抓手,確保生態流量泄放的舉措。各地在生態流量泄放和監管制度建設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已有福建、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10個省份出臺了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督管理文件,對生態流量核定、泄放措施和監督管理做出明確規定。

  農村水電信息化、智慧化已納入水利部信息系統建設中。水利部要求,因地制宜地通過安裝流速儀、流量計等方式進行監測,并及時傳輸到監控平臺,客觀、準確反映生態流量泄放情況。同時,利用水利部門或生態環境部門現有監測基礎條件建立省級生態流量監測平臺,將監測數據導入全國系統,實現數據共享。

  充分發揮綠色小水電站的綜合效益。過去,大部分農村水電站以發電為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單一功能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通過功能調整和優化調度,不僅可以滿足防洪、供水、灌溉需要,還可以通過有效保障河流生態、景觀等新的用水需求,提升河流生態系統功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福建省按照“推動小水電轉型升級”的要求,在永春、長汀兩縣開展生態修復試點,結合增效擴容改造,通過電站的“改、轉、退”修復河流生態,僅長汀縣涂坊河就治理減水、脫流河段33.8公里,上下游共73.5公里河道的生態得到改善。永春縣發揮經濟杠桿作用,對實施生態改造、落實生態需水量而造成發電損失的水電站,根據新的發電量和成本,重新確定上網電價,相應上調0.05元/千瓦時,有效激發了業主轉型升級內生動力。

  浙江省探索推進生態水電示范區建設,把生態改造和修復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完成了34個示范區建設,修復減脫水河段107公里,有力改善河道兩岸環境和鄉村面貌。

  河更暢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水利行業積極推進綠色小水電發展,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河流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下一步,水利部門將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完善生態流量泄放設施、減水脫流河段生態修復等綠色小水電建設的工作重點,使水生態水環境成為農村水電改革發展的剛性約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