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記者來到素以“童話邊城”著稱的旅游勝地新疆布爾津縣采訪春耕生產情況。據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康寧介紹,為保護好生態環境,近年來,布爾津縣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每年的春耕生產開始之際先做好殘膜回收工作,實現清潔化生產。
沖呼爾鎮是游客進入喀納斯風景區的必經之地。該鎮種植大戶閆登峰說,從地膜引進來后,播種時間提前了,一些對氣候要求比較高的作物都可以種了。但十多年的使用也讓閆登峰發現地膜的大量使用不僅給環境造成了極大污染,對耕作層的破壞也很大。“留在地里的殘膜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殘膜碎片會阻止作物根系串通,導致作物減產。”正在清理遺留殘膜的閆登峰說。
康寧向記者介紹,為加大殘膜治理,布爾津縣出臺了治理文件,強調每年秋收結束后就開始推進殘膜回收工作,在第二年的4月30日前完成殘膜回收工作,回收率不得低于85%。農業農村局做好跟蹤督查流轉土地的企業、種植大戶農田地膜回收督查工作,對回收不合格或不回收的,由轄區所在鄉(鎮)、村向其發整改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除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田地膜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二十三條予以處罰外,由鄉(鎮)、村自行組織合作社、農機大戶等強行回收,其回收費用由地膜使用者承擔。同時,堅決杜絕不達標地膜進入農資市場。
布爾津縣闊斯特克鎮闊斯特克村村民王開軍流轉了2200畝耕地,以種植食葵和打瓜為主,每年都要使用大量的地膜。“土地現在都是自己的,把地里的殘膜清理干凈,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治理白色污染;把殘膜交給殘膜回收企業,既能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又降低了生產成本。”王開軍對記者說。
康寧說,今年布爾津縣計劃治理18萬畝農田殘膜,加大對全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截至目前,全縣已回收農田廢棄殘膜5萬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