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目前,該省有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209家,其中批發市場32家(水產品2家,果蔬類16家,綜合類14家)。為構筑起流通環節食用農產品質量的安全屏障,黑龍江省市場監管部門與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建立完善了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與市場準入管理的有效銜接工作機制,切實讓人民群眾買的放心、吃的放心。
具體措施
1、加強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入場銷售者全面履行法定義務的監管,規范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行為。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統一印發了《入場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基本信息表》《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憑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書》《批發市場開辦者日常檢查記錄表》,以及《食用農產品經營操作流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農產品貯存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對批發市場的管理責任、入場銷售者的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作出明確規定。
一是查驗銷售者主體資格。為入場銷售者辦理經營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建立名冊登記管理。
二是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查驗留存銷售者營業執照和身份證明,與入場銷售者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
三是嚴格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對無產地證明或銷售憑證、無合格證明文件的食用農產品,采取逐車批批檢驗,檢驗合格方可入場銷售。
四是督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批發市場開辦者配備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并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五是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與農業部門建設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有機銜接,逐步實現食用農產品生產、收購、銷售、消費全鏈條可追溯。
六是指導批發市場建立自查制度。對銷售者的銷售環境、條件以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每月至少開展1次檢查,制作檢查記錄。
2、推動源頭治理,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管理對接。與農業農村部門配合,深入探索建立以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為核心內容的產地準出管理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
一是推動規模化生產食用農產品出具合格證。通過執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辦法(試行)》,實現規模化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大戶)生產的農產品上市時,普遍出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二是嚴格要求食用農產品經營主體依法查驗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銷售者無法提供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合格證明材料或者購貨憑證的,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在入市時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
三是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把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作為日常巡查、執法監督的重要內容,定期對生產經營主體開具和使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情況進行檢查。
四是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入市銷售食用農產品的監督管理和抽檢監測,發現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及時通報農業部門。農業行政部門將日常巡查、執法監督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市場監管部門,確保發現不安全食用農產品可以追蹤溯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