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船房鄉隨處可見果農正在自家桑園里采摘成熟的桑葚。船房鄉位于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西北面,在這片氣候宜人、生態優美的鄉土上,有著悠久的種桑養蠶歷史,到2018全鄉已經發展蠶桑14412畝,蠶桑、桑葚產值達2500萬元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近7800元。
云南華果天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職工也提著籃子在果桑種植示范基地里采摘已經成熟的桑葚,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員工正在著手加工從果農家中收購來的桑葚。公司總經理盧正鋒說,由于受天氣和市場的影響,今年桑葚的價格普遍偏高,桑葚鮮果已經能賣到2.5元每斤的收購價,雖然企業的成本有所增加,但對百姓而言是非常好的事情。今年的價格比去年好多了,去年收購價是每斤1.8元,今年剛開始收購的價格就是每斤2.3元,去年是果農采摘后送到這兒來,今年我們直接開著車上門收購。
“從今年的價格趨勢看,盛果期一畝能采摘2000斤至3000斤,果農僅桑葚鮮果收入就能賣到4000元到5000元,發展蠶桑產業對百姓而言是非常有潛力的。”盧正鋒介紹說,*近兩年,桑葚的銷售市場在逐漸打開,消費者對桑葚的認知度越來越高,食品講求的是綠色生態,我們的果桑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施的是有機肥和農家肥,是*綠色、*環保、*讓人放心的水果之一。
據了解,船房鄉2016年引進云南華果天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萬元年產2000噸果桑深加工項目,目前公司已經建成無塵化標準生產廠房、冷庫、烤房等進行桑果精深加工,2018年年產值達250萬元。
船房鄉宣傳委員謝毓說,船房鄉農戶的種植積極性逐年提高,蠶桑整體的產值也在增加,從今年的價格看,預計可以達到3500萬元左右,較去年的2500萬元,提高了20%,現在桑葚單產的價格也非常好,同比每斤桑葚至少增長了0.5元,全鄉的豐產面積也從去年的7800畝增加到8300畝,桑葚的質量也有了飛躍和提升。
近年來,船房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蠶桑產業發展,搶抓機遇,把發展蠶桑產業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積極引進優良的果葉兼用型桑樹品種、進行示范種植、發放優質桑條、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引導桑農進行桑園改造等多種方式,不斷加快蠶桑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脫貧攻堅的步伐,促進農民增收。
如今,又是一年豐收季,走進船房鄉,寬敞整潔的公路延伸到果農的桑園里,烏木河畔,綠油油的桑園里掩映著越來越多改建新修的特色民居,具有“一快、兩多、三好”特點的蠶桑產業,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宜居、宜業、宜游”生態和諧美麗船房正在悄然成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