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采摘難在哪?
●在蔬菜采摘環節,全省的機械化程度非常低,尤其是葉菜類,基本全靠手工采摘
●人工采摘蔬菜不僅成本高,而且人手常常不足
蔬菜機采需要啥?
●對機械的傳感系統、動力系統、切割系統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蔬菜種植地面的起伏度不能超過1厘米,對于蔬菜的行寬都有嚴格要求
“后天一早8點半出發,千萬莫睡懶覺哦!”沖著金發碧眼的意大利人阿爾貝利科·杜樂索,李澤民操起一口“川普”,不由分說地安排起來。
“沒有問題,我可以7點出發。”這邊不客套,那邊回答得倒也干脆。4月17日下午,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6樓金桂廳,中意兩名企業家之間的對話把在場的人逗笑了。
李澤民是四川川龍農業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當天下午,他帶了一個團隊參加2019四川-境外企業產業合作對接會,正好碰見意大利杜樂索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阿爾貝利科·杜樂索,兩人一下子就圍繞農業機械話題聊上了,李澤民還邀請杜樂索到新都蔬菜基地看看,一起研究能否在四川的土地上實現蔬菜機采。
他的愁
省內蔬菜機采率接近零,采摘一畝瓢兒白10個人要干一整天。
心情急切的李澤民,心里愁著呢。愁啥呢?愁的是當前四川蔬菜采摘遭遇的困境。據他了解,成都目前的蔬菜種植面積在100萬畝左右,全省達1900萬畝左右,發展速度快,市場銷量大。
但也有痛點。在蔬菜采摘環節,全省的機械化程度非常低。“基本上就是零。”李澤民透露,尤其是葉菜類,由于各種因素制約,基本全靠手工采摘。
以瓢兒白為例,畝產1噸左右,靠人工采摘,需要10個人忙碌一整天,采摘成本高達每公斤1元,不僅抬高了蔬菜價格,更愁人的是,出錢都很難找到人去摘。
為啥不采用機械采摘呢?面對記者的問題,李澤民昂起腦袋:“技術不過關啊,國內農業機械在糧食收割環節沒問題,但在蔬菜領域就不行了。”
據他介紹,蔬菜收割有很大的特殊性,需要更加精細,這對機械的傳感系統、動力系統、切割系統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國內現有技術還達不到。
只能求援。
他的招
定制專業的采收機械只是一方面,種植環節要同步改進
“肯定能解決!”面對李澤民焦慮的眼神,杜樂索的回答很干脆。
干脆來自底氣。意大利杜樂索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業的農業機械公司,輪轂式農機和高精度傳感器是其兩大“撒手锏”。
用專門的蔬菜采收機采摘蔬菜,一臺機械一小時可以收割15畝。要完成同樣的工作量,10個工人需要干15天。
“機械雖好,四川用得上嗎?”李澤民擔心的是,四川的特殊地形,會讓意大利的現代化裝備難有用武之地。
“這自然是個問題。”杜樂索很坦誠。他告訴李澤民,機械要正常作業,地面的起伏度不能超過1厘米,對于蔬菜的行寬都有很嚴格的要求。“你能達到嗎?”球又被踢回去了。
“現在還達不到,但我們可以改進。”李澤民馬上表態。只要能解決采收難題,提高蔬菜產業現代化水平,他豁出去了。
盡管如此,杜樂索還不相信,提出必須到現場考察。“沒問題,那就后天吧。”
一言為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