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實施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戰略以來,靖宇縣搶抓機遇,積極謀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全縣資源稟賦,推動綠色農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全力推進“一谷一城”戰略落實,走出一條具有靖宇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綠色發展之路。
高度重視部署,迅速行動落實。成立領導機構,統籌謀劃推進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各項工作,確定牽頭部門,形成工作合力。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及時細化、落實任務目標,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分工,將指標分解到鄉鎮。積極開展宣傳發動,目前已在靖宇縣電視臺發布推廣使用有機肥、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調整種植結構鼓勵種植大豆、藍莓等特色作物的通知,發放宣傳單2萬余份。
轉變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積極轉變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退糧進特,積極開展休耕輪作,加快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目前,靖宇縣已研究制定了種植業結構調整方案,明確提出2019年籽粒玉米調減達到6萬畝的任務指標,減少玉米種植的同時,對重點發展中藥材、藍莓、食用菌等特色種植業的農戶給予一定補貼,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達到種植業結構的不斷優化。
另外,明確要求水源地周邊7455畝確權耕地全部退出籽粒玉米種植,高速公路、河道兩側優先退出籽粒玉米種植。通過各鄉鎮調度統計,目前全縣已達成調減籽粒玉米意向1.2萬畝,完成調減目標的20%;落實推糧進特面積4000余畝、休耕輪作面積5000余畝。
推廣科學施肥,加強農藥監管。加大推廣應用力度,提高生物有機肥(含復合微生物肥料)的使用量。該縣研究制定了推廣使用生物有機肥(含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實施方案,其中明確了2019年推廣有機肥應用面積2.2萬畝,確保濛江鄉水源地保護區內7455畝耕地全部使用有機肥料的任務目標,并通過財政補貼引導廣大農戶減少化肥使用量。同時,全面開展化肥農藥施用量“雙減半”行動,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督促各鄉鎮嚴格按照方案要求,積極引導廣大農戶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目前,通過入戶調查和詢問農藥、化肥經銷店銷售情況,今年農藥化肥銷售量同比去年明顯降低。此外,持續加大對農藥化肥監管工作力度,完善了《農藥化肥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對農藥化肥銷售和使用進行登記實名、建檔備案,確保進出有登記、使用有記錄,對全縣范圍內村屯落實的農用物資進行登記,以便監督檢查農藥、化肥違反施用等情況。
推進特色農業,壯大產業規模。為打造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制定《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創建方案》,確保今年5月末之前,完成組織申報工作。大力發展中藥材、藍莓、食用菌等特色種植業,深入推進人參產業振興,不斷提高人參種植的集約化水平,加快改變傳統伐林栽參的粗放經營模式,全面推廣農田栽參。壯大新型經營主體規模,2019年全縣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力爭達到49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50戶,農業訂單面積達到6萬畝,全縣新型合作經濟組織達到750個,家庭農場達到20個。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加大特色品牌培育力度,實施品牌提升攻堅行動,推進“電子商務進村工程”,形成“互聯網+長白山特產”新模式,加快提升“三品一標”產品比重。同時,為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體系,靖宇縣加快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和特色農業溯源體系建設,研究制定人參、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種植標準,完成蔬菜、水果、食用菌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任務,確保主要農產品綜合檢測合格率達到97%以上。
到2020年,靖宇縣計劃建成一批典型帶動作用明顯的特色產業園區、基地和示范項目,產業規模快速擴大,龍頭企業迅速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基本建成參、蛙、菌、藥、菜、牧、果七大板塊為主,綠色有機、效益顯著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