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街趙畈村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和“三鄉工程”大力推進扶貧工作,貧困戶年收入達到脫貧標準,實現了村集體年收入過10萬元,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今年,趙畈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在認真梳理和總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提出要繼續通過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去年黃陂區扶貧辦組織村“兩委”和駐村*書記參加武漢市農博會,在會上注意到江夏區白馬頭農場展銷的特色產品紫山藥頗受歡迎。該產品適應性較好,種植技術易掌握,營養價值較高,參會干部因此產生了引進開展小規模種植并將其作為村特色產業發展的想法。
為進一步摸清情況,去年年底和今年3月份,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先后兩次到江夏區農場對紫山藥種植技術進行調研。今年3月中旬,村書記和合作社負責人到江夏區農場與紫山藥項目負責人進行了詳細的洽談,到現場觀看了種植場地、淺生槽、棚架、土壤等,初步了解了種植技術和注意事項。
經過前期的認真考察調研和慎重考慮,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起草了《關于試種紫山藥的方案》,詳細說明了項目來源、調研情況、市場前景和種植計劃,將引進紫山藥項目的產業發展計劃向村民代表大會進行了報告,得到了廣大村民代表的支持,并同意由本村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具體實施。
確定了工作目標后,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合作社積極籌措資金,先后與廣西和廣東的廠家取得聯系,購買了紫山藥種苗和淺生槽。通過電話咨詢和上網查找學習了紫山藥種植的清溝、整廂、坡度、搭架、施肥、防草等技術,對10畝試驗田進行了翻地、清溝和平整,達到了種植的技術要求。為解決年底產品銷售問題,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提前謀劃,在準備種植的同時開展產品宣傳和市場推廣工作,先后與街道扶貧辦、幫扶單位、集貿市場等取得聯系,打通銷售環節。
扶貧解困,發展產業,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是一項治標固本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投資風險高、管理技術復雜的工作,要求我們充分調研、實事求是、嚴密組織、科學實施。我們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業發展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集體智慧,充分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便利條件,充分利用本村本地的現有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適合的特色產業,以點帶面,大膽先行,為趙畈村鞏固脫貧成效并全面實現小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