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國飼料工業波瀾起伏的一年,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和非洲豬瘟疫情等多重挑戰,全行業積極應對,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全年工業飼料產值和產量雙增長,產品結構適應性調整,行業規模化程度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企業產業鏈調整重組步伐加快。
一是飼料工業總產值快速增長。全國飼料工業總產值為8872億元,同比增長5.7%;總營業收入為8689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飼料產品產值為7869億元、營業收入為77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6.2%,增速與上年相比有較大幅度提高;飼料添加劑產品產值為944億元、營業收入為8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5.3%,增幅比上年大幅收窄;飼料機械產品產值為59億元、營業收入為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1%,發展態勢平穩。
二是飼料總產量小幅增長。全國飼料總產量為22788萬噸,同比增長2.8%,產品類別和品種結構呈現不同漲跌趨勢。從類別看,表現為“一增兩降”。其中,配合飼料為20529萬噸、同比增長4.6%;濃縮飼料為1606萬噸、同比下降13.4%;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為653萬噸、同比下降5.1%。從品種看,表現為“豬弱禽強、水產反芻快漲”。其中,豬飼料為9720萬噸、同比下降0.9%;蛋禽飼料為2984萬噸、同比增長1.8%;肉禽飼料為6509萬噸、同比增長8.2%;水產飼料為2211萬噸、同比增長6.3%;反芻動物飼料為1004萬噸、同比增長8.9%;其他飼料為360萬噸、同比下降10.7%。
三是飼料添加劑產量較快增長。全國飼料添加劑產品總量為1094萬噸,同比增長5.8%。其中,直接制備飼料添加劑為1035萬噸、同比增長5.3%;生產混合型飼料添加劑為59萬噸、同比增長15.3%。從主要品種看,氨基酸、礦物元素、酶制劑和微生物制劑等產品產量分別達285萬噸、567萬噸、17萬噸和1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1.5%、13.8%、55.8%和36.9%,酶制劑和微生物制劑等生物飼料產品呈現強勁上升勢頭。
四是生產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國萬噸規模以上飼料生產廠達3742家,比上年增加196家,飼料產量占總產量的94.6%,比上年增加1.6個百分點。其中,10萬噸規模以上廠家數量達656家,比上年增加81家,飼料產量占總產量的49.7%,比上年增加5.4個百分點。全國有8家單廠產量超過50萬噸,單廠產量*的廠家規模達114萬噸。萬噸以下廠家飼料產量占比降至5.4%,比上年減少1.6個百分點。
五是產業集中度繼續提升。全國工業飼料十強省合計產量占全國比重為71.3%,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飼料產量超千萬噸的省份達11個,比上年新增1個。山東和廣東的單省產量*突破3000萬噸,總產值分別達1353億元和1187億元,總產量和產值均比第二梯隊前列的省份多1倍。全國有4家企業集團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比上年增加2家,合計產量為4760萬噸,占全國產量比重為21%。
六是企業產業鏈布局出現新變化。受養殖業行情和產業形勢變化影響,飼料企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鏈布局。部分以商品飼料為主的企業加大向下游養殖業發展,部分產能轉為生產自用飼料,有7家上年產百萬噸的企業集團商品飼料產量降幅超過20%。部分企業面對養殖風險大、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逐步調整經營策略,實施產業轉型,發展新的業務板塊,個別企業飼料產量銳減一半以上。部分企業為優化產能布局,實現產品結構多樣化,擴大市場占有率,加快收購兼并步伐,不斷做大做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