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規劃先行。去年年初,本市倡議規劃師、建筑師、設計師下鄉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千余名設計師響應。時隔一年,下了鄉的規劃師能否與村民的訴求“水土相服”?記者近日駐村采訪,巧遇了這樣一場座談會。
“咱們三個自然村在不新增土地面積的情況下,利用原有的樹蔭、植被綠地,還能分別再擠出1個停車場。”通州區潞城鎮肖莊村會議室內,20余名村民代表圍坐在桌子兩側,來自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教授廖含文作為肖莊村的美麗鄉村規劃師,正對著規劃圖,給村民講解對村子的規劃設計方案。
“咱還有啥意見沒?沒意見就舉手表決。”廖含文介紹完,肖莊村村委會主任李青石便開始詢問村民。“好,這個方案好,這回我沒意見了。”村民曹月梅*個舉起了手,隨后20余村民代表紛紛表示贊同,在村民代表決議上簽了字。
這次村民代表表決通過的美麗鄉村規劃方案,其實已經是第三稿了。去年4月,剛剛接手潞城鎮肖莊村美麗鄉村規劃,廖含文便帶領團隊下村征求意見。“鄉村建設不是大拆大改,更多的是讓規劃師下鄉做微介入式的改造。”在廖含文看來,鄉村中的每一戶人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特色,也都有自己的需求,應該根據村民的真實需要來進行規劃。
因此,*次進村,廖含文便開始了走訪調研,征求意見。
但就在廖含文走訪征求規劃意見的時候,村內留白增綠土地的利用以及廢舊垃圾坑方案,著實讓村民們爭了個“臉紅”。“*主要的爭議就是村民們現在生活好了,有車的家庭多了,車停哪兒,成了一個大問題,而村民們也有多增加小微綠地的訴求。”廖含文說。
原來在家門口和路兩旁“見縫插針”地停車,如今已經行不通了。現在村里進行了整體規劃,道路拓寬,家門口和道路邊沒有停車的余地了,這就牽動了村民的利益,車往哪兒停?村民們迫切希望規劃師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支持美麗鄉村建設,但是路寬了,不讓停車,家門口也沒地方停,希望規劃師能多規劃出停車位來。”在公開征集意見的時候,村民曹月梅*個提出了建議。
但也有村民希望能在家門口多一些口袋公園。與增加車位的期望不同,村民代表李金剛認為,家門口還是整體綠化建成小微公園,讓自己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宜居。
既要美觀科學,又要因地制宜,還得在符合整體規劃的前提下滿足村民需求。光“座談會”廖含文就和村民代表開了3次。在摸清了村民訴求和村民基本情況后,廖含文先后10次下村進行實地勘察。*終,在肖莊村北一片樹蔭下,“擠”出了幾十個停車位。廖含文告訴記者:“利用村北邊的綠地,我們可以在樹蔭下規劃停車位,這既符合環保部門的要求,也滿足了村民們停車的訴求,還不會破壞原有的綠地公園。”
按照廖含文的規劃,肖莊村未來將新增30余個停車位。“從地理位置來看,肖莊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村落了,更像一個城鄉結合部,這里的村民也比較富裕,有車的家庭較多,新增停車位確實迫切,但按照規委的政策,美麗鄉村建設又不能新增用地。所以只能在原有土地里擠出空間。”
肖莊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方案已經進入公示期,今年,與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相鄰的潞城鎮,將啟動33個村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先期12個村將聘請專業的規劃師,對主要道路沿線、行政辦公區等重點區域周邊的人居環境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
在全市范圍內,今年年底前將基本完成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并完成新一批美麗鄉村建設,至2020年年底前,本市將基本完成農村環境整治。而本月28日起實施的新版《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也將明確,本市推行責任規劃師制度,指導規劃實施,推進公眾參與。未來,將有更多的社區、村落得到專業的規劃,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