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烏蘭察布興和縣,一種“訂單生產”的模式,讓土壤貧瘠、家庭貧困的“建檔立卡”戶在低風險種植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用于“紙上種菜”的芽苗菜籽種來到興和縣,同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協議,*幫扶,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
牽頭這場扶貧行動的是北京綠山谷創始人、總裁張桂琴。她曾經利用一年時間研發出紙上種植芽苗菜,不但實驗成功,批量生產出不用土、不用肥、生長過程零添加的紙上立體多層次綠色有機芽苗菜,2003年還制定了芽苗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標準,填補了中國芽苗菜標準空白,2007年又制定了有機芽苗菜標準。
為打消貧苦戶的疑慮,減輕貧困戶負擔,張桂琴帶領綠山谷與內蒙古興和縣當地多部門組成*扶貧小組,采用訂單式扶貧模式,利用當地的撂荒土地種植芽苗菜專用種子,大大降低了貧困戶種植風險,為貧困戶免費提供知識、種植技術以及芽苗菜專用原種。
“我們經過調研后,選出了當地9個鄉鎮中的5個鎮為綠山谷訂單生產芽苗菜專用籽種,并對訂單生產的5個鎮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摸底,結合每個貧困戶土地的氣候、地域、生態、土壤等條件,為每家種植芽苗菜專用籽種的種類進行了科學分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 張桂琴說,他們選出了向日葵、蕎麥、豌豆、蠶豆等耐旱、耐寒“芽苗菜”原種,向貧困戶統一免費提供,并為每家預付每畝100元至200元購買農資,一旦籽種成熟,還將按照高于市場籽種10%的價格進行回收。
2018年,綠山谷增加芽苗菜專用種子種植2000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753戶,為貧困戶免費提供原種152.48萬元,2018年10月貧困戶收產后綠山谷以高于市場價的10%價格進行回收,帶動了興和縣及周邊農民進行訂單育種,農戶可每畝增收400元以上,訂單育種已成為當地貧困戶參與度極高的特色扶貧產業。
在產業扶貧的同時,張桂琴還建立了生物生命院士工作站,旨在打好持久*脫貧攻堅戰。綠山谷將長期在內蒙古培育*扶貧芽苗菜專用育種基地,北京市農委、市科委、市婦聯還將利用首都科技資源品牌戰略,引導綠山谷在內蒙古興和縣成立芽苗菜研究院及芽苗菜生物生命院士工作站,提升當地雜糧產業及優質農產品競爭力,推進相關科技成果在內蒙古轉化落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