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7歲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老支書蔣文英剛送走一撥游客,轉身回到自家小店,將空出來的貨架補齊。
“賣了兩罐蜂蜜和一袋牛大力。”揚了揚手中的3張紅鈔票,蔣文英感慨道,這是他過去背著山貨走兩個多小時的土路才能換回的。
藏身于深山的什寒村,只有一條約9公里的盤山公路與外界相通。蔣文英說,以前從未想過自己坐在家里就能售出農產品,也沒想到什寒會變得如此“富美”。
蝶變不是一蹴而就。70年間,一代又一代人承續使命,在什寒跑出一場以奮斗為名的接力賽。
“那時候每次上山打獵都能有收獲,再加上家家戶戶養牛,日子過得并不艱難。”蔣文英還記得,上世紀70年代,什寒一度成為方圓數里*早蓋起瓦房的村落。
隨著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封山育林政策的實施,村里的獵具再無用武之地。“一些人開始養豬養雞,可山路太難走,等到把肉挑下山,早就臭了。”1983年,臨危受命的蔣文英被眾人推選為村支書,上任后的*件事便是修路。
缺少資金、沒有設備,蔣文英便帶著村民,用肩挑、人抬、繩拉、手推這些方式,一寸寸地往山上推進。蔣文英說,一面是聳立的石山,一面是陡峭的溝壑,這讓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一鋤鋤、一釬釬地砸向絕壁頑石,甚至夜里點著煤油燈都在鋪砂土。
4年后,一條并不寬闊卻平整的土路將什寒與外界相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蔣文英看來,他的使命就是把路修通,讓村里人出行更方便。
山溝溝里的鄉親開始頻繁與外界打交道,期盼發展的念頭也愈來愈濃。1996年,在成為什寒村新一任的領路人后,李文進將一門心思全撲在了發展產業上。
聽說別的村種檳榔、橡膠掙錢,他便帶頭種,可由于什寒海拔高、氣溫低,根本不適合這些作物的生長。李文進也曾想過發展規模化養殖,可相比毗鄰鎮墟的其他村落,山高路遠的什寒實在不占優勢。一路摸索下來,種植水稻和益智成了村里為數不多的過活方式,可產量依舊沒法和別的村比。
曾經的“養牛致富村”一下子跌到了谷底,甚至成為縣里*貧困的村莊之一,這讓李文進愁得眉頭緊鎖。直到2009年,縣有關負責人在進山走村中發出疑問:什寒如此之美,為何不能發展旅游?李文進說,得知這一信息,他興奮得幾夜沒合眼。
2012年底,什寒被瓊中確定為打造“奔格內”鄉村旅游的扶貧示范點。在省委辦公廳的定點幫扶和大力支持下,瓊中先后整合各類涉農資金2000多萬元,對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進行升級改造,李文進也開始挨家挨戶動員村民們發展旅游,可大伙兒卻不敢冒險,“咱們村這么偏,能吸引來游客嗎?”
鄉親們的擔憂不無道理。思前想后,村里的黨員干部決定發揮“領路人”作用:老支書蔣文英將自家閑置的一間房改成民宿,村婦女主任黃秋梅辦起農家樂,李文進也在自家掛起“什寒飯店”的牌子。
村民們果然漸漸打消顧慮。“如果不是村干部們鼓勵,我哪敢冒險?”什寒村村民李虹辦起農家樂,又將家里空余的三間房交由政府統一改造成民宿,享受收益分成,每逢節假日*就能有數千元入賬。
從2009年946元增長至2017年15642元,什寒村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在8年時間里增長超16倍——這一數字是什寒從貧困山村到“*美中國鄉村”的生動縮影,也給李文進21年的村支書工作畫上完滿句號。
2016年底,王國康從李文進手中接過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成為什寒村新一任黨支部書記。擺在他面前的,是“如何讓村民們的旅游飯越吃越香”這一課題。“兩位老書記給村莊發展打好了基礎,我既要接好棒,又要跑出彩。”
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深入挖掘黎苗文化元素,推進“互聯網+旅游”……在瓊中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王國康帶著什寒村“兩委”班子不斷豐富旅游業態、配套設施與長效機制,嘗試摸索鄉村振興的實踐新路。
不砍樹、不填塘、不挖山,借由鄉村游盤活閑置生態資源,什寒得以生發出另一種田園鄉居圖景。如今村民李政富將落滿灰塵的弓弩重新取出來,不是對準林間鳥獸,而是給游客講解起苗族射弩文化。在他看來,什寒村是一點點變美的,什寒人的命運也是在一棒又一棒的接力中,得以改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