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禹州市鳩山鎮張家莊村的槐花盛開,漫山遍野,白清如雪,競相怒放。近日,貧困戶邊自召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山上采摘槐花。他一邊采摘,一邊在心里盤算:每天按采摘80斤計算,每斤3塊,每天收入240元,10多天里,那就是3000多元。再加上去村里從事包裝槐花等雜活兒的2000多元,算起來槐花一項就能掙五六千塊錢。算到這里,邊自召臉上露出了掩飾不住的笑容。像邊自召靠著“槐花經濟”增收的貧困戶,在張家莊村有20多戶。
鳩山鎮張家莊村是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村,原來這里交通不便,出行困難,經濟發展落后。近年來,村脫貧責任組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村各項工作的理念,帶領全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分類施策,*扶貧,推動各項工作有力開展。特別在消費扶貧上,該村多方籌資用于旅游設施提升、古村落改造、“農家樂”建設等,通過“槐花采摘節”“紅葉節”等活動,積極推銷蜂蜜、柴雞蛋、山野菜等農副產品,走出了一條山區群眾增收致富之路。
張家莊村地處山區,這里樹木茂密,生態良好,每年進入四月中下旬,山上1000多畝的槐花盛開。村里共有130戶群眾,滿山的槐花根本吃不完,只能任其在樹上開敗后隨風飄落。
如何讓槐花給群眾帶來經濟效益?2017年4月,張家莊村與禹州市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了首屆槐花節。村脫貧責任組及早謀劃,周密安排,組織群眾上山采摘槐花,然后加工、回收。為了及時將槐花銷售出去,村脫貧責任組動員村“兩委”、駐村工作隊、*書記、黨員干部等想方設法,開拓市場。為了槐花冷藏,該村利用*書記資金10萬元,建設1座容量88立方米的小型冷庫,便于槐花儲存,反季節銷售。同時,該村建立了村級電商服務站,通過電商平臺宣傳,拓寬槐花、蜂蜜、山野菜等農產品銷售渠道。
槐花節的成功,讓群眾看到了希望。村里美化了環境,修起了盤山水泥路,并在沿村6.7公里的山路兩側栽種了3萬多株紅槐花樹,一到盛開,紅白相間,格外漂亮。
4月21日,張家莊村里舉辦了第二屆槐花節。張家莊村*書記蘇萌一臉喜悅地說:“今年的槐花銷售形勢不錯,我已經與許昌市一家愛心企業談好了,企業有購買1500公斤的意向。同時,與幫扶企業、愛心商家等達成2000公斤的銷售協議。再通過村黨員干部們聯系的渠道,銷售不成問題,存量不會太大。”
據悉,張家莊村今年將收購槐花4000多公斤,預計實現收入9萬多元。其中,帶動貧困戶20多戶,戶均收入2000多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