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盧龍縣木井鎮木井村的豐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內,工人們忙著摘桃子。“油桃賣10元一斤,毛桃能賣到14元一斤,今年的收成又錯不了。”合作社負責人李瑞祥高興地說。
目前,木井鎮共發展設施果蔬4800余畝,成立了民旺種植合作社、豐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果蔬合作社近15個,吸納社員100余戶。
木井鎮發展設施果蔬是盧龍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盧龍縣不斷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堅持農旅結合、力推農村改革,促進農業快速發展,特色農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2018年,盧龍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01萬畝,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22.86萬畝;全縣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市級園區7個、縣級園區3個,實現所有鄉鎮全覆蓋;用近億元財政投入撬動社會資本近12億元,打造了漁樂無限、碧霞山莊等20個項目和全長163公里的旅游環線。
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2018年,壓減籽粒玉米3.5萬畝,壓減淀粉型甘薯3萬畝,轉型發展精品水稻1萬畝、雜糧3萬畝等。今年,盧龍縣將繼續調減以玉米為代表的大田作物,轉型發展特色林果、中草藥、稻田蟹等特色種植養殖業。
發展特色種植基地,2018年,新增200畝以上集中連片的特色種植基地64個。實施企業品牌價值提升工程,盧龍甘薯、盧龍粉條獲批中國地理標志商標。該縣還順利通過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驗收,被評為省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先進縣和省甘薯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同時,盧龍縣不斷扶持壯大龍頭企業,2018年,申報獲批6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今年,將做強做精現代農業園區,年內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將達55家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率力爭達到60%。
大力發展現代型旅游農業,積極推進“文旅+農業”的發展模式,打造了花田果峪田園綜合體、紅薯小鎮、黃桃小鎮等一批新業態。2018年,成功舉辦盧龍縣第二屆旅發大會,沿線136個村12萬余人獲益,旅游人次突破400萬,增速居全市*。
今年,盧龍縣將持續加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以石門、木井片區為重點,深入挖掘夷齊文化、民俗文化、田園文化,打造水韻田園、長城花海、“醉”美葡香等6條精品旅游線路,實現全年接待人次500萬以上。“我們還將舉辦賞花節、采摘節、登山節及第四屆全民健身戶外體驗大會等活動,不斷擴大盧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盧龍縣旅游和文化廣電局局長張健說。
推進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該縣出臺了《盧龍縣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集中開展了“三清三化三收”百日攻堅行動,做好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推進試點縣建設。2018年,全縣548個村全部完成了清產核資,集體經濟“空白村”全面消除。
今年,盧龍縣將深化“三清三化三收”,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壯大集體經濟的新途徑、新模式,培育一批集體經濟示范村,年內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超5萬元的村將達到60%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