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又到了播種希望的季節。
走進海東市平安區位于峽群寺林場東側的仲家村,只見,村間道路干凈整潔,房前屋后花草蔥蘢,清風竹廊等小景點綴村間,暖風徐徐,陣陣田園氣息撲面而來……
從村容村貌一度“臟亂差”,到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游景區,仲家村面貌的煥然一新,只是平安區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海東市平安區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支持縣,成為青海省*上榜區縣。
地處東部,湟水之濱的平安區如何在全省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脫穎而出,讓承載著無限鄉愁的農村變得更美更宜居。4月18日,記者走進平安區鄉村,探其緣由。
打好鄉村振興*仗
沉寂了一冬的山村,此時處處是一幅農耕忙作的景象。從平安區縣城出發,順著蜿蜒而上的山路,向南行駛。
途中,平安區新農村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王勝龍告訴記者,早在2012年,平安區便結合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了以“清六亂、保清潔、美環境”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程,探索總結出了“領導是關鍵、宣教是前提、群眾是主體、資金是保障、重點是整治、難點是長效”的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程“平安經驗”,并在全省得到推廣。
期間,美麗城鎮、美麗鄉村、“送氣接污”工程、垃圾填埋場和傳統村落保護等一系列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平安區農村資源利用*化和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鄉鎮生活垃圾就近轉運和填埋,污水并網處理等工程的相繼實施,帶動了農村人居環境的顯著改善。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仗。王勝龍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努力讓農民生活方式綠起來、農村生態環境美起來。
“全面推開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確保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階段性明顯改善……”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再次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行了重要部署。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王勝龍說,區財政在每年分別安排500萬元農村保潔、1000萬元“送氣接污”專項資金、1000萬元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和500萬元“一事一議”等專項資金的基礎上,積極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全力推進高原美麗鄉村、國土綠化、“送氣接污”、危房改造、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去年,投資1100萬元對109國道、大湟平公路沿線的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投資800萬元實施了城鄉環境整治項目,組建鄉鎮垃圾清運和處理隊伍,實現了農村環境保潔和垃圾清運常態化。
“你看,我們現在行駛的這些山路平坦而整潔,去年,還被命名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王勝龍指著車窗外對記者說:“通過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城鄉統籌發展的步伐也不斷加快。”
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驅車二十分鐘左右,記者來到了三合鎮東崖頭村,一排排精致的二層小樓格外引人注目,垃圾桶整齊地擺放在各家庭院門口,村支部書記祁永全告訴記者,村里從2014年開始實施危房改造,如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磚混結構的二層小樓房。
“馬路可以直接通到家門口,文化廣場上的百姓大舞臺和健身器材、籃球場、乒乓球臺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祁永全連連感嘆。
的確,漫步村中,可見農房庭院錯落有致;鄉村道路蜿蜒整潔;廣場游園歡聲笑語……一幅美麗鄉村的新圖景展現于眼前。
“廁所革命”讓“方便”更方便。以前,“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墻圍四邊”的茅房在農村隨處可見。通過“廁所革命”,如今,在許多村莊,水沖式廁所已經屢見不鮮,有的村民還在衛生間里鋪地磚、裝馬桶、裝衛浴,成了鄉村廁所的“豪華版”。
“政府投資,鋪設管道,很多人家都用上了水沖廁所,我們也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干凈、衛生的生活了”。這是改廁后,村民道出的心聲。
去年,平安區以道路沿線、中心村、學校、寺院、旅游景點為重點,新建農村公廁41座。鼓勵和推進農民戶用廁所退街、進院、入室,消除簡陋旱廁,對有礙觀瞻、私搭亂建的簡易廁所進行清理整治。
“垃圾革命”讓垃圾變資源。每天天剛蒙蒙亮,村里的專職保潔員祁之玲便開著垃圾清運車出了門。她挨個清理村里的垃圾箱,并轉運到垃圾中轉站。祁之玲告訴記者,能讓村里的環境變得更整潔,再辛苦也值得。
眼下,平安區正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已建成平安鎮、三合、小峽、古城四個垃圾填埋場,垃圾處理覆蓋率*。同時,開展了93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的整治工作和湟水河、祁家川、白沈溝、巴藏溝和8個水庫水面漂浮物及周邊垃圾整治。各鄉鎮與廢舊物資回購公司簽訂了收購協議,基本實現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
“村貌革命”讓新村有新貌。離開東崖頭村,翻過一個山頭,便可見條嶺新村,一幢幢排列整齊的新建樓房、一個個錯落有致的漂亮花園紛紛映入眼簾。
村支部書記趙海龍告訴記者,曾經地處腦山地區的條嶺村距離縣城20多公里,是全鎮*邊遠的貧困山村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民出行十分不便,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艱苦。2013年整村搬遷后,條嶺新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多好,家里有自來水,下水管道也通了,天然氣也正在裝,今年冬天就不用燒煤爐子了,又方便又干凈,真是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啊!”村民唐興泰開心地說。
“生活條件好了,更加堅定了群眾要致富的信心與決心,我們要借助‘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利用地理優勢,結合本村實際,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要讓日子過得好起了,富起來。”趙海龍充滿信心地說。
讓農民有更多幸福感
“以前街邊都是柴火堆、垃圾堆,車在前面走,塵土后面揚,一下雨,更是泥濘不堪沒法走。現在每天有專人打掃衛生,環境跟以前大不一樣了。”正在村道兩邊栽種花草樹苗的仲家村村民王增滿見證了村里的變化。
他一邊鏟地一邊對記者說:“村里年輕人有的忙農活,有的外出務工,我們這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們就組建了一個老年隊,專門負責村里的村容村貌的改善,比如種種花草樹木,打掃村道衛生,既鍛煉了身體,也讓我們生活的村莊變得越來越美了。”
走進平安區的村莊,記者無不感受到村民對農村環境整治所付出的辛勞,對美麗鄉村建設充滿著期望。
古城鄉牧場村村支部書記王占發從春耕開始就沒閑著,聽說我們在村里,急忙從田間地頭趕了回來,他頭戴草帽,滿手泥土。
“村里怎么這么冷清啊?”記者問。
“鄉親們都和我去地里種草藥了。”
王占發倒了口氣說:“你看我們村里的環境不錯吧,就算農忙時,也一樣干凈整潔。自從開展了農村環境整治以來,我們不僅把農村整治好了,還能維持好,村民也有了讓鄉村環境好起來的自覺性和成就感。”
王占發如是說道:“如今,我們更多的想法是怎樣把增收致富搞上去,前年,我試種了一百畝中藥材,收入還挺可觀,今年,我就帶領村民一起改種黃芪、黨參。”
正所謂“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程的平安區通過近年來的持續整治和逐步建設,鄉村面貌實現了“大變樣”,“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宜居美麗鄉村正展現于眼前。
據了解,今年,平安區所有行政村將實現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提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水平,80%以上的村莊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新建農村公廁40座,村莊公廁覆蓋率達78%;不斷提檔升級村莊綠化、亮化,有效運行管護長效機制,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潔優美,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相信,隨著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不斷推進,我們將有越來越多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成為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新家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