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聯合國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根據試點選擇原則,輔以現場評估,決定由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承擔在我國的秸稈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試點工作,用來試驗和示范可復制、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模式,以減少秸稈燃燒及其對人類健康和農業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
萊西市以秸稈綜合利用市場化、產業化為主線,以秸稈“五化”(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工業化)利用為主攻方向,多渠道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對小麥秸稈打捆機、切碎還田機、玉米青貯機等關鍵機具進行補貼,鼓勵農民機手購買秸稈打捆機、青貯機,在農閑時進行秸稈收儲,通過增加機械數量、擴張人員規模,實現秸稈收儲*化。經測算,每臺打捆機售價3萬元,每臺作業2-3月可收入3-5萬元,當年即可實現盈利,提高了農民收儲秸桿的積極性,有效解決了秸桿離田的問題。
同時,引進了青島琦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建成了生物質秸稈發電企業,推廣了生物質秸稈顆粒鍋爐,初步形成了“收儲+生產+使用+銷售”的產業體系。依托萊西市發達的畜牧業,與中國農業大學研究推廣了秸稈過腹還田保護性耕作模式。通過秸稈生物有機肥項目,招引生物有機肥生產企業2個,打造不同模式有機循環農業示范單元10個。利用省農科院秸稈菌劑發酵配方技術,加大對秸稈的青貯、氨化、黃貯力度,促進秸稈過腹增值。依托食用菌產業,在院上鎮、河頭店鎮、沽河街道等鎮街大力發展草腐菌品種,年可消化廢棄農作物秸稈20萬噸。探索秸稈作為木業、造紙業、工藝品加工等產業項目的輔助添加材料,為木家居產業提供替代原料,計劃招引生產可降解秸稈餐具、方便袋項目,不斷延長產業鏈條。
據統計,目前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以上,高于全省4個百分點,超出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聯合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的有序推進,將有利于加快萊西市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改進和推廣,也將進一步助促進青島地區現代農業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為打造鄉村振興戰略的齊魯樣板探索“萊西模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