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楊浦區衛健委派出的6名醫生從上海啟程,抵達麗江后便馬不停蹄地分別奔赴對口幫扶的三個縣,開展新一年度的醫療對口幫扶援助工作。
據了解,楊浦區東西部扶貧協作調整至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寧蒗彝族自治縣三個*貧困縣后,一年多來,楊浦區組織安排人、財、物支持,將發展當地特色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推進麗江三縣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2018年,援滇項目受益貧困戶達5945戶、23000人。截至目前,玉龍縣已“脫貧摘帽”,退出貧困序列;寧蒗縣貧困發生率下降22.17%,將于2020年脫貧;永勝縣貧困發生率降到4.25%,將于今年年底“脫貧摘帽”,成效顯著。
“點單式”服務,建立產銷對接長效機制
據了解,自楊浦區與麗江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以來,僅去年全年,滬滇合作項目安排對口幫扶麗江項目就達30個、資金8900萬元。今年,滬滇合作項目安排對口幫扶麗江項目29個、資金9171萬元。
楊浦區房管局副調研員、云南麗江市政府副秘書長、玉龍縣副縣長張國權介紹說,今年玉龍縣將上海市級援助項目資金用于實施產業發展和農村建設2個大項目,及寶山鄉高寒村委會馬鈴薯、藜麥種植等11個小項目;楊浦區援助資金將用于實施白沙鎮木都村委會、文海村委會農村建設及縣婦聯開展的基礎刺繡培訓,相關項目都將于年底前全部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為實現*扶貧,真正給云南麗江貧困老百姓帶來“想要的”,楊浦區職能部門在安排年度項目時,以梳理麗江當地需求清單為基礎,力求“服水土、接地氣、有實效”;在產業幫扶方面,則側重于打造產銷對接的長效機制,促進農特產品與經濟發達地區市場的供需對接,推進“麗品入滬”,實現消費扶貧。
千里馳援,送技術送培訓上門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
今年2月,楊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上海中智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與麗江民族中專三方共同簽署《楊浦區對口援建麗江市技能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為麗江*教師、學生提供進修及技能類實習交流機會、相關崗位。
目前,依托楊浦教育醫療資源豐富的優勢,兩地學校之間、醫院之間已開展結對共建。楊浦區還派出多支組團式支教、支醫團隊赴麗江開展培訓帶教,幫助提升當地的教研水平和醫療水平。
此外,在勞務協作方面,各項幫扶工作也穩步推進。一年來,楊浦累計為為麗江三縣貧困勞動力組織就業培訓11次,提供崗位30909個,推動三縣就地轉移就業14084人,超額完成滬滇勞務協作指標。
麗江農產品飛入上海千家萬戶
今年1月,楊浦商貿集團從永勝縣*性采購5000余只“他留烏骨雞”,配合精選海鮮、優質堅果等商品,發掘新春消費市場潛力,面向楊浦全區推出新春禮包,得到諸多單位踴躍認購,麗江市*進入*畜禽保護名錄的優質畜禽品種“他留烏骨雞”飛入上海大市場。
因地制宜地培育產業是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為探尋“麗品入滬”商業模式,楊浦區統籌區內各方優勢資源,竟幫助貧困縣農戶“吆喝”售賣起農產品。
去年5月中旬,寧蒗縣近萬噸大蒜遭遇銷售難,楊浦區合作交流辦連忙牽頭召集各部門單位商量應對措施,*終商定由楊浦商貿集團統籌組織,前往寧蒗實地調研,共收購100多噸大蒜,確保建檔立卡戶脫貧增收。
去年“10·17”國家扶貧日期間,楊浦區主動與麗江市對接,共組織了三個貧困縣23家企業87個生鮮品種參加上海市農特產品展銷會,并為寧蒗“2700牌”蜂蜜蘋果舉行發布會,幫助該品牌走向上海、走向全國邁出步伐。
“隨著脫貧攻堅步入關鍵期,對口幫扶的任務更加艱巨。”楊浦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楊浦未來將持續保障資金、技術、人才、理念源源不斷地輸入麗江,以協助建立當地特色農產品產業等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實現東西部扶貧協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圓夢故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