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
“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
農業網   時間:2019/4/29 14:21:00  來源:安徽日報  閱讀數:486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食筍》詩中描繪的場景,如今出現在安徽省績溪縣揚溪鎮東村。天剛蒙蒙亮,當地村民們就背著麻袋,成群結隊地扛著鋤頭到竹林間去挖筍。燕筍這道春季的美食,給當地的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我們從早上八點鐘開始挖到現在大概有三個鐘頭了,挖了300來斤春筍,能賣500多塊錢呢。 ”村民胡新遠穿著膠鞋,揮舞著鋤頭在竹林里挖燕筍,他身邊的編織袋里鼓鼓囊囊地裝著剛剛挖出來的筍子。挖出來的筍子被整理好之后,胡新遠將它賣到村里的鮮筍加工廠。

  村民張脈儀也背著一麻袋燕筍來到“農家緣”筍加工廠,這是他上午第二次來賣筍子,“這是我剛剛挖的筍子,大概有70多斤,現收購價格一般在一塊四一斤,賣完這些筍子,我準備再繼續挖些。 ”

  “農家緣”筍加工廠是一棟上下兩層的房子,這是村民程立根用自己家房子開辦的一家鮮筍加工廠,屋里屋外都堆滿了新鮮燕筍,十多位工人正忙著剝筍。收筍、剝筍、煮筍、烘筍是工人們近期的主要工作。村民鄭有菊的面前放了一個大筐,她熟練地剝掉筍皮,將干凈的筍子扔到筐里。鄭有菊每天在這里剝燕筍,她給筆者算了一筆賬,自己每天能夠剝400斤左右,按照每加工10斤拿兩元錢的工錢,*下來,她能掙到七八十塊錢。

  “我們主要做竹筍加工,每年3月底開工,以收本地的竹筍為主,每天的加工量在5噸到10噸之間,有一兩千塊錢的利潤,這掙的是辛苦錢。 ”雖然加工竹筍很辛苦,但是想到頗為可觀的收益,程立根覺得自己累得值得。程立根不僅收購其他村民家的鮮筍,還雇傭村里的中老年人來幫忙,這樣一來,不僅幫助村民解決了銷路問題,還解決了村里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增收。

  在揚溪鎮東村,像程立根這樣進行竹筍加工的農戶有十來家,東村藏龍竹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是其中之一,去年加工鮮筍30噸,吸收兩名貧困戶就業,僅一個月就為貧困戶增收1000多元,還通過“現金入股+分紅”模式和“入股分紅”模式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東村藏龍竹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劉秀蘭告訴筆者:“村民們挖來的竹筍會送到我們這里來銷售,我們的收購價格在每斤一塊五左右,現在每天可收五六千斤。”東村村委會將扶貧建設項目資金30萬元,入股藏龍合作社,每年可直接增加村集體收入3萬元,東村村委會將其中9000元用于資產收益獎補貧困戶,直接帶動貧困戶增收。

  “東村有十個村民組,竹林面積達到了1.5萬畝,現在通過竹產業,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能夠增加 3500元左右。 ”從績溪縣委組織部下派到東村的*書記張龍斌告訴筆者,挖筍、竹筍深加工和銷售成品竹已經成為了當地村民增產增收的重要途徑。下一步村里還準備建設竹筍深加工扶貧項目,在帶動村民就業的同時,打開村民竹筍的銷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inwenwe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