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李家莊田園綜合體的現代化溫室大棚里,綠油油的黃瓜、紅彤彤的西紅柿掛在枝頭。楊肅昌將黃瓜采摘下來,輕輕地放到筐子里。這位正在忙著農活的菜農并不是普通農民,而是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的教授。
大學教授為何“醉心”種菜?這要從他的扶貧經歷說起。長期從事經濟研究,楊肅昌認為扶貧重在扶智。為此,他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扶貧途徑。
*偶然的機會,楊肅昌得知山東省秸稈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世明研發的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可改善反季節蔬菜生長環境。
楊肅昌思考,地處中國西部的甘肅秸稈產量大,卻常被當作廢棄物焚燒,嚴重污染環境,且土地長期使用農藥化肥降低了土壤肥力。張世明的技術正好能解決這一問題。于是他主動聯系張世明,多次邀請他到甘肅農村向農民傳經送寶。
“楊教授幫助我們推廣技術,不僅使我們的技術更有‘生命力’,而且推動了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張世明說。
自2007年以來,楊肅昌奔波于甘肅農村,大力宣傳新技術。2009年,他自掏腰包,在榆中縣和平鎮一農場租了5座溫室大棚試種“秸稈蔬菜”,向有意應用該技術的農民免費贈送菌種等,引導他們學習新技術。
王在榮是榆中縣在榮瓜果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8年,在參加了楊肅昌的技術推介會后,開始嘗試用新技術種植西紅柿、茄子和辣椒等蔬菜。
“秸稈蔬菜”試種成功,品質優良,產量提升。“現在的蔬菜產量比用肥時高出15%-20%。產量提升了,作物生長期也縮短了,塊莖作物提前了半個月,葉菜類提前了一周。”王在榮說。
盡管有了品質優良的蔬菜,但菜農又面臨新問題,“市場不了解‘秸稈蔬菜’而導致賣菜難”。
一開始,為銷路心急的楊肅昌自己掏錢買蔬菜,送給親朋好友、同事和學生。“很多朋友吃了我送的蔬菜很滿意,追著買,還有人專門找我代購。”楊肅昌說,“秸稈蔬菜”的名氣打了出去。
打鐵趁熱,楊肅昌干脆組織朋友去大棚現場采摘。看到朋友們在大棚里爭先恐后地采摘,他突然想,“建個采摘微信群,不就能定期組織群里的伙伴來采摘,拓寬銷路了嗎?”
“采摘親友團”微信群一建立就迅速走紅。從開始的20多人到500人封頂,僅用了不到兩個月,隨后菜農的幾十個大棚的蔬菜被一搶而空。他驚喜不已,“消費者青睞綠色健康的‘秸稈蔬菜’,說明市場潛力大。”
很多菜農聽說“秸稈蔬菜”產量好、菜價高、賣得快,都躍躍欲試。
2018年12月,楊肅昌與榆中田園春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租賃李家莊田園綜合體50座蔬菜大棚種植“秸稈蔬菜”,并以此作為農民培訓基地,供農民前來學習,同時也解決了附近農民的就業問題。
粗略統計,近十年,楊肅昌已帶動上百名農戶致富,戶均增收2萬多元。在他看來,甘肅是農業大省,很多農業廢棄物能通過科技轉化為農業生產中的“寶貝”。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更多農民依靠技術走上致富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