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氣候陰晴不定,對于依賴林果為生計的農夫來說,是一年中*忐忑的時辰。“尤其杏子、桃子花期時,趕上忽然降溫、暴雨或者霜凍,果子產量急劇降落,一年也就沒什么盼頭了。”甘肅敦煌市七里鎮杜家墩村果農年新文說。
有30多年栽培經驗的年新文,是本地小有名氣的農夫技能員。爺爺那一輩家里就*先種杏樹了。因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敦煌杏子品質優良。這些年杏子價錢越來越好,果農收入也越來越高。從前作為零食的杏子,如今已成為許多農夫首要的經濟來歷之一。
眼看杏子、桃子效益不停上漲,年新文也實驗打破通例,努力摸索增收新要領。“價錢好,不愁賣,可是因受氣候等因素影響,杏子產量不不變,一直困擾著各人。像客歲,杏子著花時受霜凍,許多果農險些絕收。”他說。
為此,年新文*先摸索若何讓杏樹、桃樹寧靜“越春”。他投資近40萬元,給4畝杏樹和1畝桃樹建溫室大棚。“把樹扣起來,既可以躲掉霜凍,也可以防蟲害。”包管果樹的“寧靜”后,年新文又*先思索將大棚效益施展到*。
在林果專家引導下,年新文計劃提前果子成熟期,錯季販賣。他花800元從網上購置一箱子蜜蜂,1000多只蜜蜂在溫室大棚里舉行授粉,讓果樹提前掛果。“上市早一個多月,原本兩三元的桃子可以賣到七八元,而杏子假如受霜凍價錢翻十倍都有可能。”
如今,年新文的溫室大棚照舊敦煌市林業技能推廣中間推出的《李廣杏設施種植辦理試驗項目》樹模基地。閑暇時,他常常查閱資料,到場培訓,進修技能。從品種、施肥、修剪、辦理等各方面,提高本身栽培程度。
敦煌市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自古就有“瓜果之鄉”的美譽。個中,李廣杏可稱敦煌生果*,2018年“敦煌李廣杏”獲國度地理標記證實商標認證。而紫胭桃2012年獲甘肅省林木良種認證。林果財產一直是本地農村經濟成長的緊張構成部門。
比年來,敦煌根據“做精一產”的要求,加大特色林果財產培訓力度,鞏固和晉升特色林果財產尺度化成長的結果,進一步提高林果品質。同時,堅定不移地走品牌化之路,加大“三品一標”的申報力度;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精包裝、小包裝;晉升保鮮、貯藏量的能力等。
截至2018年,敦煌經濟林面積已到達10.4萬畝,全市生果總產量到達16.3萬噸,總產值到達9.3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