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壽光新建大棚八成用上物聯網
壽光新建大棚八成用上物聯網
農業網   時間:2019/5/6 8:54:00  來源:大眾日報  閱讀數:355

  近日,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現代農業示范區,大棚種植戶崔江元走進大棚。在大棚管理房,崔江元拿出手機,點開農業智慧管理APP,查看了大棚里的溫度、濕度等數據,用手機遙控卷簾、放風等操作。“就是不來棚里,這些操作在家里一樣可以進行。”崔江元說,借助智能設備,種棚省時省力省事,夫妻兩個就能玩轉兩個大棚。

  2016年,崔江元投資50多萬元建起兩個新式大棚。大棚里安裝了智能卷簾機、水肥一體機、補光燈等多種現代化設備。

  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的90后大學畢業生王聰,是村里*年輕的種棚人。畢業后,王聰回家建了3個大棚,安裝了自動放風機、水肥一體化等設備。2018年,王聰一個棚的收入約12萬元。“*的便利就是省時省力省工,像這套(水肥一體化)設備,能省40%左右的人工,能增產20%至30%。”王聰說。

  據介紹,目前在壽光新建的大棚中,智能溫控、智能霧化器、水肥一體化等物聯網設施應用率達到80%,農民勞動生產率提升200%以上。“智慧農業不但提高了蔬菜品質,也讓蔬菜生產實現了現代化、標準化、智能化。”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說。

  每天,王聰把黃瓜運到三元朱村成立的合作社,取樣檢驗合格、貼上二維碼后,才能裝車運往全國各地。有了二維碼追溯功能后,每斤蔬菜可以多賣0.2元,一年可以多掙2萬多元。“這樣既讓大家吃到了放心菜,也提高了我們的收入。”王聰說。

  洛城街道黃家莊村的大棚,已有34年歷史。該村黨支部書記黃春海說,從1985年的小土棚,到下挖式卷簾棚,到后來的無立柱鋼架結構大棚,再到如今的云棚物聯網系統,黃家莊的大棚不斷更新換代,村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

  黃家莊村民韋孝忠家建了3個大棚,一大兩小,主要種長茄和絲瓜。去年,3個大棚收入超過12萬元。“有了智能設備,我每天也跟城里人一樣上下班,只不過上班的地方是大棚。”韋孝忠說,每天天亮進棚,上午10點左右回家,下午兩點之后再進棚,晚上六七點回家,很有規律。

  今年44歲的王張波,是田柳鎮崔家莊村人,一家3口主要靠3畝承包地和一個西紅柿大棚生活。他家的新式大棚長200多米,*處有7米多。“這么寬敞、高大、通風的大棚,自己建的話得需要50萬元。”王張波說,“大棚是從田柳鎮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范園租的。簽了5年租期,*性交了17.5萬元的租金,比自建大棚省心多了。”。

  大棚內配置了水肥一體化等智能設備,園區內還有農資超市、檢測中心、蔬菜交易市場等。

  之前,王張波種著一個60米長的老棚,一年毛收入七八萬元。“現在的新棚面積大了很多,收入肯定比以前高。”王張波說。

  田柳鎮黨委書記王桂芝說,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范園通過物聯網實現智能化管理,每畝蔬菜每年可以節省60多個人工,節水超過40%,提高肥料利用率達50%。可以說,園區就是一個“綠色工廠”。

  據了解,該園區是壽光2018年建的18個蔬菜生產示范園區之一。這些示范園區內的蔬菜嚴格按照“六統一”來組織生產管理,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管理措施、統一生產檢測、統一品牌包裝、統一產品銷售。

  “從今年2月起,我們從18個園區生產的蔬菜中,挑出部分品種運到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地,擺到高端社區、超市的貨架上試賣,價格是普通蔬菜的3倍至5倍。”壽光農發集團總經理張成生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