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現代農業示范區,大棚種植戶崔江元走進大棚。在大棚管理房,崔江元拿出手機,點開農業智慧管理APP,查看了大棚里的溫度、濕度等數據,用手機遙控卷簾、放風等操作。“就是不來棚里,這些操作在家里一樣可以進行。”崔江元說,借助智能設備,種棚省時省力省事,夫妻兩個就能玩轉兩個大棚。
2016年,崔江元投資50多萬元建起兩個新式大棚。大棚里安裝了智能卷簾機、水肥一體機、補光燈等多種現代化設備。
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的90后大學畢業生王聰,是村里*年輕的種棚人。畢業后,王聰回家建了3個大棚,安裝了自動放風機、水肥一體化等設備。2018年,王聰一個棚的收入約12萬元。“*的便利就是省時省力省工,像這套(水肥一體化)設備,能省40%左右的人工,能增產20%至30%。”王聰說。
據介紹,目前在壽光新建的大棚中,智能溫控、智能霧化器、水肥一體化等物聯網設施應用率達到80%,農民勞動生產率提升200%以上。“智慧農業不但提高了蔬菜品質,也讓蔬菜生產實現了現代化、標準化、智能化。”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說。
每天,王聰把黃瓜運到三元朱村成立的合作社,取樣檢驗合格、貼上二維碼后,才能裝車運往全國各地。有了二維碼追溯功能后,每斤蔬菜可以多賣0.2元,一年可以多掙2萬多元。“這樣既讓大家吃到了放心菜,也提高了我們的收入。”王聰說。
洛城街道黃家莊村的大棚,已有34年歷史。該村黨支部書記黃春海說,從1985年的小土棚,到下挖式卷簾棚,到后來的無立柱鋼架結構大棚,再到如今的云棚物聯網系統,黃家莊的大棚不斷更新換代,村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
黃家莊村民韋孝忠家建了3個大棚,一大兩小,主要種長茄和絲瓜。去年,3個大棚收入超過12萬元。“有了智能設備,我每天也跟城里人一樣上下班,只不過上班的地方是大棚。”韋孝忠說,每天天亮進棚,上午10點左右回家,下午兩點之后再進棚,晚上六七點回家,很有規律。
今年44歲的王張波,是田柳鎮崔家莊村人,一家3口主要靠3畝承包地和一個西紅柿大棚生活。他家的新式大棚長200多米,*處有7米多。“這么寬敞、高大、通風的大棚,自己建的話得需要50萬元。”王張波說,“大棚是從田柳鎮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范園租的。簽了5年租期,*性交了17.5萬元的租金,比自建大棚省心多了。”。
大棚內配置了水肥一體化等智能設備,園區內還有農資超市、檢測中心、蔬菜交易市場等。
之前,王張波種著一個60米長的老棚,一年毛收入七八萬元。“現在的新棚面積大了很多,收入肯定比以前高。”王張波說。
田柳鎮黨委書記王桂芝說,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范園通過物聯網實現智能化管理,每畝蔬菜每年可以節省60多個人工,節水超過40%,提高肥料利用率達50%。可以說,園區就是一個“綠色工廠”。
據了解,該園區是壽光2018年建的18個蔬菜生產示范園區之一。這些示范園區內的蔬菜嚴格按照“六統一”來組織生產管理,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管理措施、統一生產檢測、統一品牌包裝、統一產品銷售。
“從今年2月起,我們從18個園區生產的蔬菜中,挑出部分品種運到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地,擺到高端社區、超市的貨架上試賣,價格是普通蔬菜的3倍至5倍。”壽光農發集團總經理張成生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