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等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高度重視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工作,各級農業、土肥部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以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政策扶持、科技支撐和指導服務,堅持“一減兩控三統籌”,將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列入對各級政府的年度績效考核內容,有力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全省耕地質量建設面積逐年加大,耕地質量等級逐年提升,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工作為促進全省綠色生態農業發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綠色答卷”。
“一減”:減少化肥用量。自2015年啟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以來,江西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年推廣面積在6000萬畝以上,主要農作物秸稈還田率超過80%,綠肥年種植利用面積穩定在500萬畝以上,有機肥施用占比超過20%,水肥一體化等高效水肥管理技術示范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肥料利用率達到了40.5%,化肥用量連續3年實現負增長,提前完成了化肥零增長目標。
“兩控”:控土壤酸化。為有效解決農田土壤酸化問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江西省從2013年開始以稻田增施石灰防酸化為切入點實施了“一斤石灰一斤糧”增產行動。近年來充分利用各類農業項目資金對農民應用土壤調理劑、增施石灰等技術措施進行補貼帶動。2015年,以生產投入減量化、生產技術集成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為重點,組織實施了“四控一減”提質增效試點行動,將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綠肥種植、秸稈還田、土壤酸化治理等減肥增效技術集成推廣、綜合示范,充分發揮單項技術疊加效應,逐步形成了耕地質量穩步提升、土壤酸化明顯減輕、不合理化肥和農藥用量得到持續有效控制、病蟲為害損失明顯減少的“四控一減”農業資源利用新格局。
控地力下降。大力推進用地與養地結合,以種植利用綠肥、增施有機肥為主要技術手段,在認真組織實施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項目的基礎上,各級政府將恢復發展綠肥生產作為每年冬種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促進綠色生態農業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利用現代農業發展資金、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補貼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和土地復墾培肥資金等,對農民種植利用綠肥給予補貼,帶動全省綠肥種植利用穩步恢復。2017年底出臺了《江西省規模化養殖糞便有機肥轉化補貼暫行辦法》,以財政補貼方式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提升耕地地力。
“三統籌”:統籌推進耕地休養生息。2018年啟動了耕地輪作試點,采取稻油、稻肥、稻菜水旱輪作模式,加大輪作休耕耕地保護和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實行免耕少耕、深松淺翻、深施肥料、糧豆輪作套作等保護性耕作制度,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平衡土壤養分,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
統籌推進耕地占優補優。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開展耕作層剝離再利用試點,將中低質量的補充耕地納入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綜合采取工程、生物、農藝等措施,加強了新增耕地后期培肥改良。
統籌推進耕地質量評價監測。各級農業部門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建立了以國家監測點為核心、省級監測點為補充、市、縣監測點為基礎,覆蓋全省主要土壤類型、主要耕作制度和質量等級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在穩固58個*監測點的同時,建立各級耕地質量監測點480多個,并健全了監測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通過堅持開展耕地地力監測,建立完善了全省耕地質量基礎數據庫,每年都編制了《江西省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年度報告》,全面完成了全省耕地資源承載力評價,為地方政府根據耕地承載能力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供了數據支撐。
下一步,江西省將進一步加大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工作力度,繼續在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健全、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模式探索以及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考核機制完善上下功夫,不斷夯實耕地質量工作基礎,搭建集成技術應用展示平臺,促進全省耕地質量水平穩步提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