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河南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對全國影響舉足輕重。要發揮好糧食生產這個優勢,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
近年來,河南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廣袤田野里涌現出一個個令人腦洞大開的“黑科技”,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扛穩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中貢獻出了“河南智慧”。今起本報推出“田野里的‘黑科技’”專欄,敬請關注。
飛機上裝有“黑匣子”,記錄飛行高度、速度、航向等飛行參數,可以準確了解飛機飛行狀態。
如今,在植保無人機上,也有一種“黑匣子”,可以實時監控作業軌跡、作業面積、藥液噴灑量等,實現病蟲害防治*化。
從4月上旬開始,河南省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也是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在許昌采訪時發現,襄城縣、長葛市、建安區等地開展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時,植保無人機都裝上了“黑匣子”。
在襄城縣優質小麥示范區,十里鋪鎮二甲王村種糧大戶王占定種了優質強筋小麥60多畝,防治病蟲害時就用上了裝有“黑匣子”的植保無人機。
“往年打藥,光知道無人機飛過一遍,打了多少藥,有沒有噴勻,有沒有漏噴、重噴也不清楚。”王占定說,今年無人機裝有“黑匣子”,噴多少藥、多少面積、噴得合格不合格,在手機上就看得清清楚楚。“今年給小麥打藥心里更有底了!”
為王占定家小麥實施噴防作業的是襄城縣盛鑫植保合作社,植保無人機上安裝的是許昌雷鳴電子公司研發的植保監控儀,作業時準確顯示作業畝數、藥液量等信息。“這些數據實時傳輸到智慧植保監管平臺,憑平臺上的數據來結算植保費用。”該合作社理事長侯戰勝說。
“有了監管平臺,植保作業一切用數據‘說話’。”許昌雷鳴電子公司技術總監吳曉星介紹,智慧植保監管平臺包括植保監控儀、植保APP、PC端等,通過在施藥機械上安裝監控設備,可實時監控作業時間、地點、軌跡、面積、藥液流量等信息,能夠根據是否重噴漏噴、畝藥液用量的要求來自動識別作業是否合格。
植保監控儀和監管平臺數據準確可靠嗎?記者對此有些疑問。許昌市植保站站長王燕說,3月份許昌市植保部門專門邀請省植保站專家對智慧植保監管平臺進行鑒定,經過人工測定與植保機實際作業數據對比,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植保無人機在施藥面積和藥液量上的誤差率僅在0.2%—0.8%之間,遠低于專家組要求的不超過5%的目標。
有了準確數據作支撐,許昌在河南省率先使用植保社會化服務智慧監管平臺,襄城縣、長葛市、建安區等地開展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智慧植保監管平臺監管面積超過70萬畝。
今年,襄城縣開展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24.1萬畝,涉及10個鄉鎮近10萬農戶。“財政下撥有防治資金,如何讓這筆資金用好,保證防治效果,讓群眾滿意,當初壓力很大。”奔波在麥田里,皮膚曬得黝黑的襄城縣植保站站長崔得領如今一臉釋然,用上智慧植保服務監管平臺,植保作業有數據、有記錄、有依據,統防統治工作“放心”多了。
“智慧植保監管平臺讓小麥病蟲害防治不僅有‘量’的依據,更有‘質’的提升。”省植保站研究員張國彥認為,智慧植保監管實現了對施藥面積和施藥質量的有效監控,可在植保社會化服務中進一步推廣,為奪取小麥豐收貢獻“智慧”力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