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可防可控不可治安徽防控小麥赤霉病早動手
可防可控不可治安徽防控小麥赤霉病早動手
農業網   時間:2019/5/13 10:47: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62

  “咱們這塊地是山紅土,保溫好,小麥抽穗比下面的地早一周左右,所以我們打藥就要提前,這塊地照這個溫度,*多5天就出齊穗了,齊穗后立即打藥。”近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順河鄉農技站小麥赤霉病田間課堂上,鄉農技站農藝師夏茂玉在給村民講解赤霉病防治方法。進入4月以來,像順河鄉這樣的田間課堂在安徽省各個鄉村里都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春季田管進行時

  順河鄉是傳統農業大鄉,每年小麥種植面積在5萬多畝,小麥赤霉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發生。

  “今年我們認真總結往年赤霉病防治經驗,及早動手。通過廣播、網絡、微信、明白紙、田間課堂等形式,做好小麥赤霉病預防的宣傳工作,讓農民知曉小麥赤霉病是可防、可控、不可治的。”順河鄉黨委書記蔣杰介紹說,小麥得了赤霉病,不僅影響產量,也影響小麥品質和食用,因此要提高農民對預防赤霉病的重視程度,讓部分農民摒棄不見病蟲害不打藥的心理。

  該鄉充分發揮植保無人機等新型植保機械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通過鄉村兩級引導,走統防統治、集中防治之路,以保證防治效果。組織農技人員和鄉包村干部一道,做好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的赤霉病防控的督導工作,帶動周邊農民做好赤霉病防控工作。

  與順河鄉相隔幾十里的時村鎮同樣也在忙著防治小麥赤霉病。種植大戶張亞洲告訴記者,以往總抱著僥幸心理,防治時就打一遍藥。誰知這兩年,小麥連續受赤霉病為害,每畝減產300-400斤,減產影響較大。今年聽了鄉鎮農技專家的建議,決定抓住時機用好藥,進行二次防治,爭取將小麥赤霉病防控住。

  見花打藥*有效

  陳雨是安徽省農科院植保所的一名博士,每年這個時候都是他*忙的時候,常常到各地指導農戶進行赤霉病防治。陳雨告訴記者,其實每年都會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治知識講座,很多農民也貌似是按照技術要求去防治,但*后小麥赤霉病防治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就是打藥時間沒有把握好。

  “小麥赤霉病可防不可治,一定要見花打藥,打早打晚效果都不好。”陳雨提醒說,當前主產區小麥正處于抽穗揚花生育期,小麥赤霉病病菌主要集中于花期侵染,逐步擴展至穗軸。要合理運籌肥水,及時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抓住小麥齊穗至揚花期開展*預防(見花打藥),施藥后5-7天后開展第二次預防,對高感品種、生育期不整齊、花期遇多陰雨天氣的田塊,還應開展第三次防治。優先選用丙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等藥劑,按說明書推薦用藥上限,對多菌靈產生抗藥性的地區,慎用多菌靈及其復配制劑。要交替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避免或延緩產生抗藥性。同時配合一定的助劑以及穩定劑,保證防治效果。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開展以赤霉病為主的小麥重大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安徽省植保站站長黃秋云介紹,一旦錯過防治適期,侵染危害,將會降低小麥產量和品質,造成小麥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標,對食品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資金保障緊跟上

  安徽作為農業大省,小麥赤霉病已成為制約該省糧食生產的主要生物災害。預計今年小麥赤霉病全省大發生,發生面積2950萬畝,需實施預防面積約7000萬畝次,防控任務十分艱巨。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介紹,小麥是安徽省主要糧食作物,近年來,小麥赤霉病有逐年擴大與加重的趨勢。中央財政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切塊安排5000萬元支持主產區小麥赤霉病防控,各地統籌糧食生產發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農業社會化服務等專項資金用于小麥赤霉病防控。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決定,今年繼續將赤霉病防控納入糧食生產發展延伸績效考核管理,推動防控屬地責任落實。

  截至4月22日,安徽省小麥主要病蟲防治面積7507萬畝次,其中小麥赤霉病預防面積3803萬畝次,占全省需防面積7213萬畝次的52.7%。防治區域主要集中于沿淮淮北主產麥區。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視小麥赤霉病的防治,各地已統籌防控資金1.98億元。

  不僅要防控好小麥赤霉病,還要爭取從源頭上攻關這個難題。安徽省現代農業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專家汪建來介紹說,除了防控技術培訓外,他們今年還*在實驗基地進行60多個小麥品種的抗赤霉病實驗篩選,以選擇出抗赤霉病效果*的小麥品種,爭取從源頭上為農民解決這一難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