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在北京拉開帷幕。中華文明是亞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農耕文明又是中華文明的母體和基礎。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召開之際,總結和展示中華農耕文明的發展歷程和璀璨成果,不僅是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更是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具體舉措。
在世界文明版圖上,中華農耕文明獨立成章,延綿不絕,是世界*延續至今且未曾中斷的文明形態。從遠古神農氏開始,中華先祖就開始種稻、黍、稷、麥、菽五谷為食,制耒耜勞作工具為耕,種麻紡線成布為衣,磨制器物為家什,完成了從山上狩獵、水中漁獵到定居生活的轉變,實現了從蒙昧到文明的過渡,開啟了農耕文明之先河,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深厚的滋養。
農耕文明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集中升華了億萬民眾的實踐經驗,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規律的認識和把握。農耕文明不僅包括農業生產技術,還包括相應的生產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思想觀念、生活禮俗、民族心理等文化形態。從中國特色的農事節氣,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從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奪天工的農業景觀;從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到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從耕讀傳家、父慈子孝的*家訓,到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的鄉風民俗,無一不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鮮明標簽和重要表現。
對“時”的重視,是農耕文明一個重要的價值維度。自古以來,“不違農時”便是世代農民心中不可撼動的“圣經”。中華先民們在對“農時”的把握過程中,發明了指導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它將天文、物候、農事與民俗完美結合,被譽為農耕時代的時間智慧。人們又根據節氣規律,創造了豐富的農事諺語和民俗習慣。“小滿前后、種瓜點豆”等諺語以及“打春牛”等民俗,同樣體現了農耕文明對“時”的準確把握和巧妙運用。
有人說,中國農業是典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其實是中華農耕文明“取宜”思想的重要體現。中國農民歷來講究時宜、地宜、物宜“三宜”原則,即根據時令變化、氣候變化,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的項目從事生產活動,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水則水。為此,中國農民還發明了輪作、間作、混作、套作等種養技術,將充分用地與積極養地相結合,達到了“共生互利”的種養效果。2005年,被納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試點的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就是這一理念指導下的生動實踐。
農耕文明不僅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還間接影響并塑造了中華文化的個性和特質。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中華農耕文明與儒家文化及其他文化經過不斷碰撞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家國一體、天下為公、大同世界、和諧向善、誠信包容、尊尊親親等獨特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早已滲透進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潤物細無聲般影響著中國人的生產生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品味著這些古老的歌謠,我們仿佛看到一幅綿延千年的農耕文明演變圖景。在城市文明、工業文明快速發展的當代,古老的農耕文明并沒有過時,反而愈發彰顯出獨到的價值和無窮的魅力。農耕文明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不可多得的資源寶庫。因此,我們必須要將其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下去。一方面,要善待歷史的饋贈,切實發掘好、保護好*農耕文化遺產,積極培育鄉土文化人才,支持農村地區*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等傳承發展;另一方面,要積極運用現代文明的價值理念去滋養農耕文明,推動農耕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