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落花殘紅、青綠蓬勃的時候。陽光從湛藍的天空傾瀉而下,灑在大嶺村后山上的檀香林里。剛剛經過一春的生長,春雨的滋潤及洗禮,一棵棵檀香樹鮮活油綠,生機勃發。
大嶺村是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下轄的一個小山村,地處東江岸邊,為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和地理環境為檀香林的茁壯生長創造了條件。
發展檀香產業是大嶺村的*嘗試。事實上,直到目前,當地仍然存在林業結構較為單一,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總體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過去7年間,大嶺村后山上種下的數萬株印度老山檀香樹讓村里看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希望。為什么選擇檀香產業,當地如何發展、提升這一致富產業?近日,記者來到大嶺村一探究竟。
供需矛盾突出,檀香市場前景廣闊
“近十余年來,隨著中國消費水平和消費層次的不斷提升,對檀香的需求呈現出令人驚訝的增長,同時顯著推高了國際檀香價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廣東省檀香產業研究會會長馬國華介紹,澳大利亞作為世界主要的檀香種植國,其檀香的生產和銷售一直是市場的風向標。來自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信息顯示,在澳大利亞檀香種植園里,一棵歷經15年長成之后的檀香木約含有20公斤心木,既可作為木材向家具制造商出售——中國買家出價可高達每公斤200澳元,也可加工提煉出油,出售給芳香劑、化妝品和醫藥制造商。“這就是說,以普通農戶種植30株為例,15年之間刨掉因病蟲害死亡或未成材的三分之一淘汰率,可有20株成品獲得心材,國際市場價值約8萬澳元,約等于37.6萬元人民幣。”
檀香在歷史上一直被譽為“皇室之樹”“佛家栴檀”“綠色黃金”。然而,由于從十九世紀以來檀香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導致了檀香原產地的亂砍濫伐現象,加之檀香樹生長方式特殊,生長速度緩慢,檀香天然林樹變得稀有珍貴。據了解,197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華盛頓制定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檀香天然林被確認為珍稀保護物種,印度、澳大利亞、印尼等主要出產國相繼出臺法律對檀香樹進行保護,實行逐年控制的配額砍伐制度,同時以嚴刑峻法來打擊檀香原木走私。
有業內專家估計,目前全世界檀香市場需求量高達6千噸左右,而實際供應量只有一多半,缺口巨大。在需求增長和供給縮小的雙重夾擊下,檀香的價格逐年暴漲,據統計2002 至2016年短短的15年之間,檀香原木就從1.75萬美元/噸上漲到的15.5萬美元/噸;檀香精油從500 美元/公斤上漲到4500美元/公斤,增長幅度將近9倍。
“這是一個巨大的、生機勃勃且充滿希望的市場,也是中國檀香人能夠大展拳腳、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競賽場。”說到檀香的市場前景,馬國華充滿信心,“它所具有的市場價值也為我國廣大亞熱帶地區的農業形成一個前景廣闊的新經濟增長點。”
不過,與廣闊的市場相對應的,是我國檀香人工繁育和種植仍有待提升的現狀。檀香不是中國的自有品種,中國在使用檀香方面是個大國,但是在種植檀香方面卻是個小國。如何擺脫這一尷尬的狀況,成為檀香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科研成果落地,新產業帶來新氣象
“目前國際市場公認的*的檀香是產于印度的老山檀香,其材質形狀、紋理、含油量、香氣醇厚度都是**的。”馬國華說,為了使中國的檀香研究實現彎道超車,華南植物園經過印度林業部門許可每年可直接從印度進口一定數量的老山檀香的種子進行科學研究,從而使中國的檀香事業的起點躍升到了國際產業的*方陣。
另一邊,大嶺村獨特的氣候及土壤條件吸引了以檀香種植為主的天悅公司董事長馬濤的目光。在大嶺村林地里經過7年的篳路藍縷、辛勤耕耘,馬濤等人按照“教科書”式的規范成功地分期種植出了數萬株印度老山檀香樹,其中“黃埔一期”和“黃埔二期”的大樹下面,自然落下的種子竟然令人驚喜地長出了質量很好的“檀二代”。
“大嶺村檀香林地所實現的自然野化繁殖,可以充分地證明印度老山檀香這種南亞次大陸的外國珍稀樹種在嶺南繁育種植成功,為在我國南方地區推廣檀香樹的種植提供了很有指導意義的實證樣本。”馬國華說。
大嶺村支部書記邱耀青介紹,大嶺村是典型的嶺南山村,背靠黃寶嶂林區,直面東江。“祖祖輩輩就靠種一點稻谷蔬菜過活,沒有什么值錢的經濟作物,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缺乏一個有核心競爭力的拳頭產品,這么多年來大嶺村一直默默無聞冒不出頭來。”
“村里每家人在祭拜祖先和社官爺的時候都會點香,有些家庭還有檀香扇及檀香手串,大家都知道這是好東西。現在,不少村民都看中了檀香樹的種植效益,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說到村里的新產業,邱耀青既興奮又期待,在專家和企業的幫助下,村里將分期分批培養專業種植戶。“*批可以確定有十家左右,利用自有林地每家發展10畝即500株左右的檀香種植規模。”此外,還有一些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田邊地角進行零星種植,平均每戶可種植30株左右,投資不大,養護也比較容易。
“如果天悅公司能夠提供種苗的優惠和免費的養護技術指導服務,我相信很多村民都會積極加入進來。”44歲的村民邱小峰住家就在檀香林邊,頭腦靈活、愛學習的他在經營家里的30畝魚塘之余,參與了檀香林的養護工作,還成了一名義務宣傳員,不少村民在他的影響下對種植檀香躍躍欲試。如今,他種在自家房前的10余棵檀香樹地徑已有碗口粗,十分喜人。“檀香帶來好運,我和檀香樹一起成長。” 邱小峰說得喜滋滋的。
村企攜手共建,農戶致富新希望
“檀香木的生長特性很特殊,它本身不能獨立存活,需要寄生在其他伴生植物上面,而且不同的階段所需要的伴生植物還不一樣,技術門檻非常高。”馬濤介紹,15——18年的生產周期,對普通農戶而言比較漫長,而巨大的前期投入更是讓普通農戶望而卻步。“只有資金條件比較好的大型專業公司才能進行規模化栽培。”
經過反復的調查研究和實地論證,大嶺村與馬濤的公司共同商定完善《村企共建檀香產業園區計劃》,以‘專業公司+(專業農戶+上下游產業鏈)’的‘1+2’模式推動當地特色林業經濟的發展和提升,從而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
“有了‘村企共建’,我們的種植戶可以以低于市場價30%的成本價拿到優質的印度老山檀香苗,企業還會通過成立檀香技術推廣指導站,對種植戶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指導,農資方面也有優惠,成本上能省不少。”邱耀青說,當地將在自愿的基礎上組織部分黨員干部積極分子帶頭種植檀香,以點帶面,示范推動,逐步形成大嶺村的高端特色林業。
根據計劃,天悅公司將確定數家專業的“做山”施工隊和專業的農用物資供應商,制定優惠的價格和嚴格的質量標準,簽訂長期協議,形成穩定可靠的養護隊伍和物資供應。同時,充分發揮原材料產業的“上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高端的化妝品公司和香精廠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形成價值期約同盟和供需產業鏈,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村企共建可以做的還有很多。”馬濤介紹,根據大嶺村的需要,公司還將組織開展一輪廣泛的關于檀香知識的科普教育活動,讓廣大的村民朋友重新認識種植檀香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天悅公司黨支部還會與村支部結對共建,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以黨的建設推動經濟建設。”
“村企成功合作,再加上地方政府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完全可以成為幫助群眾脫貧增收、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實踐樣本。”說到“村企共建”的未來,馬濤信心滿滿。
新的業態模式、新的就業崗位、新的利益機制、新的發展理念……這一切也讓邱耀青對大嶺村的未來充滿期待。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