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閔慶文的名字,圈里人便自覺地會想到農業文化遺產地保護。原因就在于他無論身在何處,都在不遺余力地強調著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在全國兩會期間農業界別小組討論時,閔慶文拿著有關農業文化遺產地保護的相關學術期刊,向本組委員們宣傳呼吁的生動場景。
閔慶文的另一個身份是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資源生態室主任,也許是與工作相交集,他一如既往地把關注點放在了農業文化遺產地的保護上。
“得益于良好的生態條件、獨特的物種資源和傳統的生產技術,加上深厚的地域文化,農業文化遺產地往往擁有著優質、綠色、安全、風味*的農產品,加之農業文化遺產地豐富的文化底蘊,這些農產品也常常被稱之為有‘文化內涵的生態農產品’。”在閔慶文看來,農業遺產地的豐富資源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但由于絕大多數農業文化遺產地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這些優質的農產品便遭遇了“藏在深山無人識”的尷尬。
“慶幸的是,隨著農村信息化建設和數字鄉村戰略的實施,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著改變。”閔慶文對此充滿感慨。
閔慶文講了這樣一個事例:隨著先后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位于云南紅河州的哈尼梯田名聲越來越響。而與許多熱衷旅游接待方式不同的是,紅河縣嘎他村村委會主任郭武六將目光瞄向了人們司空見慣的梯田農產品。按照閔慶文的話說,郭武六看到了世界遺產的品牌價值、哈尼梯田的資源優勢和農村電商三者結合將能帶來的發展機遇。“郭武六開始組織合作社,建立分頭養殖、統一銷售的模式,并利用電商平臺,發揮哈尼梯田農業文化地傳統品種、傳統生產方式和自然生態的優勢,把梯田紅米和紅心鴨蛋賣出了大山,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農民保護梯田的積極性,踐行了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的理念。”
而在遼闊的內蒙古,“農業+互聯網”的模式在內蒙古敖漢旗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中也正顯現出巨大的潛力。閔慶文介紹說,作為國內*享有全球環境“500佳”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兩項桂冠的敖漢旗,有著8000年的旱作農業歷史,不僅使敖漢旗獲得了“中國古代旱作農業的起源地”的稱號,也使敖漢旗小米這一“活著的文物”走進人們的視野。
敖漢旗正在著力打造以綠色雜糧為主產品的電商基地,讓本土雜糧接軌新興市場,并率先啟動了“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
傳統經營方式是先生產、再銷售,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的劉海慶則反其道而行,探索出以眾籌為途徑的“年初認購、計劃種植、收后配送”的模式,并獲得成功。‘村頭樹模式’經推廣后成為大家效法的榜樣,為‘網店促就業’提供了動力和經驗。”
“農業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新的遺產類型,兼具生產、生態和文化等多種功能,其保護與傳承需要建立新的范式。而農村電商正在成為農業文化遺產地農產品飛向都市的翅膀。”閔慶文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