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豆角價格好,我種了兩三畝,收益將近5萬元!”5月15日中午,澄邁縣瑞溪鎮山瓊村山口村民小組貧困村民劉揚群在田洋轉悠,遇到了在打理青瓜藤的加璉村村民劉揚旭,高興地上前交流。他們琢磨著,瑞溪瓜菜已有一定名氣,每年很多外地客商,價格比較穩定,只要選對品種,管理好,就不愁不脫貧。
規模化 銷路暢價格穩
說起瓜菜種植,瑞溪的農民個個都是行家里手。山瓊村黨支部書記唐輝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自上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以來,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了瓜菜。只是由于種種原因,過去瑞溪的瓜菜沒有形成規模效益,不能給農戶帶來豐厚的收益,“比如交通和信息,以往都沒有現在這么發達,瓜菜的銷路沒打開,賣不到好價錢!”
在當地從事瓜菜收購代理的肖克章對此也深有體會:“瑞溪的冬季瓜菜主要銷往省外,外地客商來到瑞溪收購瓜菜,必然要計算運輸物流成本,如果交通不便,或者沒有形成規模,那必然增加成本,*終影響瓜菜的銷售。”
為此,澄邁縣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做了工作:一方面,完善交通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鼓勵和引導農戶科學合理種植,有效擴大冬季瓜菜種植面積。據澄邁縣農業農村局統計,截至目前,澄邁縣冬季瓜菜耕種面積近20萬畝,年產量約53萬噸,其中,瑞溪、金江片區合計有近9萬畝。
規模化種植,很快就吸引來各地的客商。每到瓜菜上市前夕,外地的收購商就會來到瑞溪,或是委托當地像肖克章一樣的代理商提前訂購。銷路暢通,使得當地冬季瓜菜的價格一直比較穩定。“今年豆角價格*,每斤6元左右,較往年價格漲幅明顯。”肖克章說。
產業化 強基礎促脫貧
瓜菜種植形成規模,產業化成為必然的趨勢。2009年,澄邁瑞溪創業者王華在瑞溪,建起一座集庫容3000噸果蔬冷凍庫、制冰廠、運輸和裝卸于一體的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基地,為瑞溪、金江及其周邊的農戶提供瓜菜采購、加工、分揀包裝、倉儲預冷、調撥配送等一條龍服務。
“*近幾年,瑞溪的冬季瓜菜不愁銷路,并且價格一年比一年好,已經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支柱性產業,帶動了一大批農戶發家致富。”瑞溪鎮副鎮長孔文波介紹,瑞溪全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53戶,現已脫貧339戶,剩下的14戶有望在年內全部脫貧。
劉揚群是暫未脫貧的14戶貧困戶之一,但他充滿信心。“脫貧肯定是沒問題的,我們還想著發家致富呢!”劉揚群笑著說。
澄邁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做大做強產業項目助力脫貧攻堅,該局目前已經成立產業扶貧工作室,并制定出臺了相關產業扶貧政策落地的工作方案,因地因戶施策,鼓勵種養特色產業走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的路子。同時,該局還設立農業技術指導專家組,常態化深入村鎮為貧困戶提供農業技術咨詢和指導。
品牌化 把質量提效益
在瑞溪,幾乎沒有常年撂荒的土地,每一塊地,都會在合適的時機被播上瓜菜的種子。有村民種菜種出了“野心”,想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由于當地已經沒有可連片種植的土地,于是不少人轉移到三亞、陵水等地開辟新“戰場”,繼續發展冬季瓜菜種植。
山瓊村村民劉圣業便是這樣一位帶頭人。2018年,當劉圣業拿出種植瓜菜所得,在村里蓋起價值數十萬元的新房時,曾引起村民一陣熱議。之后,就有5戶村民像他一樣,也去外地承包耕地發展冬季瓜菜產業。
瑞溪農民種植瓜菜出了名的,根據市場需求,當地農戶會選擇高產、質優的優良瓜菜品種,不斷優化品種結構。“我們要經常到瓜菜收購點和田頭看看,了解什么瓜菜產量高、品質好、價格高,農戶之間也經常交流。”劉揚群說。
澄邁瑞溪本地種植的瓜菜品種主要有豆角、辣椒、茄子、青瓜等。為把好質量關,樹立瑞溪瓜菜品牌,瑞溪鎮委、鎮政府全力配合農技部門開展瓜菜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并將全鎮劃分為4個片區,每個片區配備2名瓜菜質量安全巡視員,加強田間巡視,指導和督查農戶使用農藥,杜絕農戶使用高毒、劇毒農藥,以及違規使用農藥,確保“綠色無公害”瓜菜品牌經得起考驗。
“今年種豆角賺到了,有了本錢,下半年就可以多投資,好好管理菜地,希望有更好的收成。”劉揚群憧憬著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