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共同舉辦的“2019年中國和全球農業政策論壇暨《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今年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19》和《2019全球糧食政策報告》共同聚焦鄉村振興這個主題,就中國和全球的鄉村振興問題進行研討。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需要“硬科學”的支撐,也需要“軟科學”的支持,更為農業農村經濟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務和重大需求,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對鄉村振興的一系列問題進行研究。
作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智庫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19》持續關注了谷物、畜產品、油料、水產品等17個農業產業發展形勢,探討了鄉村振興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聚焦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興旺,明確了農業對國民經濟的真實貢獻,強調了產業興旺對中國發展、宏觀經濟、農業產業和居民福利的促進作用,并且對農業產業的熱點問題,如被忽視的農業貢獻、產業興旺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農業勞動力蓄水池效應、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以肉換糧進口政策可行性等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也得出了非常有建設性的相關政策建議。這為研判未來農業產業發展形勢,完善農業產業發展制度安排與宏觀調控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
《2019全球糧食政策報告》回顧了2018年主要的全球糧食政策發展,強調鄉村振興是有望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改善農村生活的重要途徑。利用新機遇和技術、加強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創造更多更優的農村就業機會、促進性別平等以及恢復環境的政策、制度和投資,可以將農村地區打造成充滿活力的健康家園。報告以全球視角強調了通過鄉村振興改善農村地區的緊迫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