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扶貧工作,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效,白城市供銷社“八到位”用心用力做好洮南市向陽鄉建業村幫扶工作,助力脫貧攻堅。
環境整治到位。圍繞“六清”(清垃圾、清柴草、清糞堆、清溝渠、清院落、清道路)工作任務,抓好環境整治,改變農村臟亂差面貌。白城市供銷社聯合其他包保部門籌集資金8萬元,歷經10余天,雇用挖掘機、鏟車6臺,運輸車輛10余臺,出動50余人,3個自然屯清運生活垃圾300余車,清理柴草垛50余處,清理排水溝7000延長米,鋪設排水涵管400余根,確保達到干凈、整潔的基本要求。聘請畫家在建業村村部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連環畫形式畫了200延長米的文化墻,在宣傳扶貧政策、鼓勵貧困戶自主脫貧、宣傳建業村道地關藥種植扶貧產業的同時,美化了村屯環境。
村屯綠化到位。為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讓貧困群眾共享生態紅利,白城市供銷社積極協調爭取洮南市政府村屯綠化項目資金200萬元,對通村道路、街路兩側、休閑廣場、公共場所、房前屋后等進行綠化美化。綠化村屯干道8000延長米,栽種喬木16個品種5000余株,栽種灌木8個品種6000余束,修建休息小廣場3處3000余平方米,換土20000立方米。鄉村綠化工程將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有機融合,促進貧困村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幫扶資金到位。白城市供銷社積極向相關部門匯報扶貧工作情況,贏得有關領導支持,為建業村爭取各類幫扶項目和資金2173萬元,其中單獨爭取財政扶持資金443萬元(中藥種植扶貧項目資金141.5萬元,扶貧專項資金101.5萬元,村屯綠化項目資金200萬元),直接投資15萬元。與洮南市國土局共同爭取項目資金1730萬元(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資金870萬元、村村路水泥路項目資金660萬元、標準化圍墻建設項目資金200萬元)。
政策宣講到位。白城市供銷社始終堅持“所有貧困戶家中必到,所有危房改造戶家中必到”的原則,加大教育、醫療等各類*扶貧政策落實力度。為農民宣傳醫療扶貧、教育扶貧、安全飲水、危房改造、產業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低保等各類惠農政策。查看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形成翔實的問題清單,能解決的迅速幫助協調解決。不能解決地把問題清單提交給市扶貧辦,并拿出具體意見建議,推動問題解決。
扶貧措施到位。針對建業村的實際情況,白城市供銷社經過科學論證、市場調研、實地考察,確定將道地關藥特色種植業作為產業扶貧的突破口,突出抓好蒲公英、黃芪等種植技術要求低、市場效益好的特色中藥品種。按照“立足庭院、先行試點、小步快走”的原則,推動庭院經濟規模化發展,把“小庭院”打造成“大產業”。黃芪育苗種植戶李煥友在自家庭院試種黃芪育苗1200平方米,收獲1040公斤,銷售收入10400元,剔除投入成本4620元,純收入達到5780元。蒲公英試種戶杜大偉試種1600平方米蒲公英,產出鮮品蒲公英519公斤,干品蒲公英300多公斤,純收入達到了8656元。
技術服務到位。針對建業村貧困戶以往沒有中藥材種植經驗的實際情況,白城市供銷社組織市供銷干部學校在建業村舉辦中藥材種植科學技術培訓班、舉辦2期培訓班,培訓農民350人次;由駐村*書記牽頭,建立了黃芪種植戶微信群,便于種植戶與專家溝通,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市供銷社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在田間地頭召開現場會,現場操作指導土地深翻、平整、播種、除草、灌溉、防澇、病蟲害防治和追施肥等各個環節。
示范帶動到位。白城市供銷社資產運營公司出資5萬元在建業村組建了潤農道地關藥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吸收建業村所有貧困戶(27戶)加入專業社,帶動本村所有貧困戶脫貧,確保年底每戶貧困戶增收500元。專業合作社按照“統一供應、統一管控、統一指導、統一標準、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六統一標準開展規模生產,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專業社按照“先找市場、再抓生產、產銷掛鉤,以銷定產”的原則,開展訂單農業,與農戶簽訂了種植收購合同,適應市場需要,避免盲目生產,也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讓種植戶收益穩定、干勁十足。
科技引領到位。市供銷社積極嘗試適種范圍更廣、經濟效益更高的膜下滴灌水稻節水栽培技術,又稱水稻旱作。整地、播種、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田間作業,均在旱田條件下進行。市供銷社直屬企業嘉和公司在去年旱稻試種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今年又抓了3個示范田的建設。水稻旱種使農戶了解了現代農業中的新科技新技術,實現了科技種田,幫助農民節約成本的同時提升了增收能力,將為“三農”服務落到了實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